关于《漫游语文世界》教学设计

2018-07-27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沟通课堂内外,培养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语文现象,使学生充分认识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好习惯。。逐步建立“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观。

  2、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难点:

  真正理解“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当你和父母一同逛街时;当你同朋友聊天时;当你跟同学游玩时,你可曾留意过身边的语文呢?如果没有,那么,今天和老师一起走进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语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来吧!

二、活动一:漫游网络世界

  1、猜猜下列网络语言的意思:

  “菜鸟”: 就“新手”的意思。 “伊妹儿”: “E-mail”(电子邮件)。

  “大虾”:是“大侠”的谐音,指“计算机高手”。(由于一些水平较高的电脑爱好者,因长期沉迷于电脑而弯腰驼背,形似“大虾”。)

  “东东”:网上不叫“东西”叫“东东”。 “886”:表示“Bye-bye喽”。

  2、大家还能举出一些网络用语吗?

  3、最新网络流行语

  “槑”: méi 两个“呆”凑到一起便成了“槑”,“槑”不仅呆,而且很呆。在网络语言里被用来形容人很天真,很傻,傻到家了。

  “囧”: jiǒng 在网络文化中,它通常情况下表示郁闷、悲伤、无奈的表情。

  “雷”:在网络语言中,“雷”可以说成是受到惊吓,通常指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看了自己不喜欢的内容,就会感觉不舒服。根据被“雷”程度可以分为:轻伤、中伤、重伤、脑残。

  4、网络流行语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创造性。网民们挖空心思“创造出”令人感到新奇的网语,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头。

  (2)方便性。既可提高交流的速度,又可节省输入的时间和上网的花费。

  (3)娱乐性。网民上网的一个重要动机就是“找乐”,而网民在互动过程中形成别具一格的“流行语”,无疑增加了实时交流的乐趣。

  (4)不规范性。规范的汉语表达方式看,“网络流行语”中汉字、数字、英语字母,以及文本符号混杂使用,怪字、错字、别字层出不穷,完全是“病句”。

  5、怎样对待网络流行语

  这种语言的随意性太大,不稳定,只是年轻人时髦的“文字游戏”。在平时生活中或上网时偶尔用用可以,但在作文里应尽量避免使用。

上一篇:最新湘教版《语文活动5》优秀教学设计下一篇:湘教版第二册《语文活动2》的教学设计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