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我召唤青青的小树林》教学设计范文

2018-09-28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理解诗歌中的意象。

  2、过程方法:通过聆听、涵咏、点评、仿写,把握文中意象,感悟体会诗歌之美。

  3、情感目标:培养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涵咏、点评、仿写,把握文中意象,感悟体会诗歌之美。

教学难点:多角度地感悟体会诗歌之美。

教学方法: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建构新的学习。主要方法有圈划、涵咏、点评、仿写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新诗教学

  (一)美美地听:想象描绘画面。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聆听。

  2、请两三个同学描绘自己想象的画面。

  明确:诗歌描绘的是一幅小孩们尽情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美好春光的画面。

  他们在原野上飞奔,摇一簇新叶、拽一片繁花;他们一路吹着柳哨、越过山脊、淌过小河、沐浴春风;他们跑得大汗淋漓,休息一会,继续飞奔。

  (聆听是想象的翅膀,通过听范读,学生可以展开自由想象,初步走进文本,把握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二)美美地读:感知诗美。

  由问题过渡:这样一幅天人合一的美丽画面是由哪些"意象"构成的?

  1、学生自读,明确"意象",圈划出文中的意象。

  教师解释意象:意,指心意,作者的思想感情;象,指物象,指具体的事物。意象就是蕴含着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事物。

  如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已经蕴含了诗人感情的具体事物就是意象,这些意象蕴含了凄清、伤感、悲凉的情感。(多媒体展诗句以及画面)

上一篇:《他们的乐趣》的教学设计下一篇:《上课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