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体积的教学设计

2018-11-28教学设计

  篇一:长方体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46页~47页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长方体与长、宽、高之间关系的过程,理解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2、能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从属关系,理解掌握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3、能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正确地进行简单的体积计算,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4、经历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推导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关键:运用教学具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块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 计算下列长方形的面积。

  练习要求:

  (1) 学生独立计算各长方形的面积;

  (2) 全班反馈。

  2、 说一说。

  教师:你认为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要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需要哪些条件? 通过问题回答,使学生懂得长方形面积的大小与它的长、宽有直接的关系,要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必须已知它的长和宽的长度。

二、探索新知

  1、 揭示课题,设疑激趣。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过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今天,我们要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板书课题:长方体的体积。

  教师:请你猜一猜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

  随后,电脑课件演示,如:

  比较图1、图4体会到:长、宽相等的时候,高的值越大,体积也越大;高的值越小,

  体积也越小。

  比较图2、图5体会到:长、高相等的时候,宽的值越大,体积也越大;宽的值越小,体积也越小。

  比较图3、图6体会到:宽、高相等的时候,长的值越大,体积也越大;长的值越小,体积也越小。

  教师:体积与长、宽、高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从而,使学生肯定长方体体积的大小决定于它的长、宽、高的长短。

  (这里课件动态演示长方体体积相关的三个条件的变化,一是长方体宽、高不变,长变;一是长方体长、宽不变,高变;一是长方体长、高不变,宽变。通过课件动画和色彩上的区别,让学生形象、直观地观察体会长方体体积大小与哪些条件有关。为进一步探索长方体体积做好铺垫。)

  2、 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请学生取4个、6个、12个正方体块,分别摆出不同的长方体,让学生观察,记录这些长方体的体积的长、宽、高。

  (2)反馈,课件同步演示

  第一组:用4个小正方体拼长方体。

  第一种:

  体积是多少?

  长是多少厘米?

  宽是多少厘米?

  高是多少厘米?

  记录: 长 宽 高体积

  4 1 1 4

  第二种:

  体积是多少?

  长是多少厘米?

  宽是多少厘米?

  高是多少厘米?

  记录: 长 宽 高体积

  21 2 4

  (通过课件动态演示用四个小正方体拼长方体的过程,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方体体积与它的长、宽、高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更直观、形象,易于学生理解。)

  第二组:用6个小正方体拼长方体。

  第一种:

  体积是多少?

  长是多少厘米?

  宽是多少厘米?

  高是多少厘米?

  记录: 长 宽 高体积

  6 1 1 6

  第二种:

  体积是多少?

  长是多少厘米?

  宽是多少厘米?

  高是多少厘米?

  记录: 长 宽 高体积

  31 2 6

  (这组同样通过课件动态演示,使教学内容更具体、形象、直观,使学生更容易体会。)

  第三组:用12个小正方体拼长方体。

  (同上)

  (通过上面三组flash动画的动态演示,使抽象的立体图形在上下、前后、左右层层拼摆的过程中,让学生很容易理解长方体体积所包含的体积单位及与长宽高之间的关系,引发了每一个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3) 整理数据,发现规律(课件演示)。

  通过观察、交流,让学生发现规律,板书如下:

  长 宽 高体积

  4 × 1× 1 = 4

  2 × 1× 2 = 4

  6 × 1× 1 = 6

  3 × 1× 2 = 6

  12 × 1× 1 = 12

  ……

  从而发现:长方体所包含的体积数正好等于长方体长、宽、高的乘积。

  由此归纳出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体体积=长 ×宽 ×高

  这时,教师再提出: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宽、高,那么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可以怎样表示?

  板书:V=a ×b ×h 或 V=a b h

  (以上环节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探索问题-----验证结论-----概念形成的过程,建立了对长方体体积正确的认知。同时在图形位置、数量及长、宽、高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长方体体积的全面认识,从而使学生的空间观念进一步提升。)

  (4) 知识迁移,归纳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教师:如何计算正方体的体积呢?

  课件演示,学生观察、交流后归纳: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同样,教师再提出:如果用V表示正方体的体积,用a表示棱长,那么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可以怎样表示?

  V=a ×a×a或 V=

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1、 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体摆成如下的图形,他们的体积各是多少?

  (课件出示)(此题在教学中若教师用笔画图,不但耗时而且还会不标准、不美观,通过计算机课件来出示,不但快捷,而且能解决所有的这些问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计算体积。

  (课件出示)(效果同上)

  3、 一个药盒长6厘米,宽和高都是3厘米。现有一个长12厘米,宽6厘米,高6厘米的

  纸箱,内侧的尺寸如图,这个纸箱中最多能放多少盒药?

  (课件演示)(此题在大纸盒内摆小药盒,用实物演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纸盒是不透明的,学生看不到纸箱里面的摆放过程,而这里利用课件动态演示,让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横摆、竖摆、侧摆这三种方式,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感。)

四、精彩活动,拓展延伸。

  我说你搭。

  用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长方体。

  (课件操作)(此题让学生在电脑课件中用拖拽的方式进行拼搭,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活动的参与性,不但创设了让学生独立思考、共同研究交流的学习氛围,同时让学生深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五、数学万花筒。

  (课件演示)(把教材内容用课件的形式展现出来,既便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全体学生共同研究交流。)

  〔总评:课堂上,老师力图将静态的数学知识转变成动态探究过程,让学生在变(长方体长宽高中两量不变,一量变)、摆(分别用4个、6个、12个小正方体摆长方体)、思(探索长方体体积规律)、搭(任意拖拽搭长方体)、悟(在大长方体中摆小长方体需要考虑摆的方式)等探究活动中,将抽象的立体图形通过动态演示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数学,感悟数学,不仅突破了本课中的重难点,而且使学生的空间观念进一步提升。〕

上一篇:《瀑布》教学设计三篇下一篇:月亮之谜教学设计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