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包装上的信息》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8-12-15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观察食品的包装,可以获取很多这种食品的有关信息。

  2.在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中探究影响食物保质期长短的因素和食物中配料的作用,并能根据食物的保质期、配料等信息正确地选择合适的食物。

  3.在了解食物包装信息的活动中,与同学合作搜集、分析、处理信息,树立关注自身健康生活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每人购买一个自己喜欢的食品。我看了一下,大家都带来了,非常好。(拿起一位学生带来的食品)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带来的是什么食品?

  2.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3.食物包装上除了有食品的名称外,还有哪些信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食物包装上的信息。(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布置学生课前购买自己喜欢的食品,不仅为探究食品包装上的信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而且激发了学生研究的兴趣。利用学生带来的食品,引出本课探究的主题,显得自然、简洁,并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自己身边。

  二、探究新知

  1.观察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来的食品,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食品的包装,看看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再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比一比谁发现的信息最多?哪个小组发现的信息最多?

  (2)学生小组活动。

  (3)学生汇报,师板书信息。

  (4)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就发现了这么多的信息。看来包装袋上的学问可真不少啊!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教师用简洁的语言提出了观察的要求,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观察,获取更多信息。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既进行小组内的信息寻找比赛,也进行小组间的比赛,这样既可以节省课堂时间,也让学生学习的兴致高涨。

  2.研究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食品配料

  (1)如果从健康饮食的角度出发,我们在购买食品时最应该关注哪方面的信息呢?为什么?

  (2)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食品包装上的信息都很重要,可是,对许多消费者来说,在产品合格的时候,大家最关注的还是生产日期、保质期和食品配料。现在我们就来研究这个两个问题。

  (3)出示:

  问题一:食品的配料 ;

  问题二: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4)每个小组只选择一个问题来研究,小组小声商量一下。

  (5)等会儿研究的时候,要求小组分工合作,仔细观察食品包装,找到相关信息,并进行信息整理和分析,记录员认真做好记录。

  (6)请小组长来领取研究的食品包装和记录单。

  (为研究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的小组提供的食品是:旺仔罐装牛奶、旺仔盒装牛奶、扬子江袋装牛奶。为研究食品配料的小组提供的食品是:磨堡蛋糕。)

  (7)小组活动,填写记录单。

  (8)学生汇报食品配料记录单后,教师介绍学生不熟悉的配料。

  (9)学生汇报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记录单后,教师小结:影响食品保质期的因素除了同学们刚才说的保存方式、包装方式、配料外,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还可以继续研究。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是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进行的。按照学生的意愿,把探究活动聚焦到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食品的配料这两个问题上,并让各小组自由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来探究,提高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在探究活动中,教师为学生选择、提供的学习材料有很强的结构性、典型性、暗示性,体现了材料和科学概念之间的关联性,使学生的探究学习更有效。

  三、运用知识

  了解了这么多食品包装上的信息,我们的饮食不再盲目。能把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来吗?现在我们再一起到超市去看看吧。(多媒体演示:小明一家明天要到东湖去游玩,所以小明今天到超市来购买一些食物。)

  1.小明到超市买牛奶,应该选哪种好呢?

  (出示:袋装牛奶保质期是7天、盒装牛奶保质期是7个月。)

  2.小明想买他最爱吃的蛋糕,选哪种好呢?

  (出示:两种蛋糕的保质期都是3天,生产日期不同,一个生产日期是2008年5月9日、一个生产日期是2008年5月8日。)

  3.小明要给奶奶买饼干,但是奶奶有糖尿病,最好不吃含糖的食物,应该选哪种饼干好呢?

  4.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明购买到了自己满意的食品,他非常感谢你们。现在检查一下你们自己带来的食品,仔细看看包装上的信息,有没有过期,是否健康安全?

  5.今后购买食品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购物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科学购物”,体现了科学课程密切联系生活、运用于生活。最后让学生检查自己带来的食品,首位呼应。不仅教学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运用科学知识于生活。

  四、全课总结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都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科学购物,健康饮食,做一名聪明的消费者。

  教学反思

  一、合理取舍,完善教材

  这节课由三个活动组成,一是观察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二是调查了解食品的配料;三是比较几种食品的保质期。初次设计时,我先让学生分小组观察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后记录下来,再小组汇报,接着对信息进行分类。然后全班分小组探究影响食品保质期的因素,而把调查了解食品的配料这个环节一带而过,只是要求学生课后去探究。因此,整节课给人感觉教学内容比较多,时间分配不太合理,重难点不够突出。学生在第一个活动中观察食品包装袋后记录信息、对信息分类环节用时过长,没有时间对后面两个活动进行充分、深入的探究。针对上述问题,我做了以下调整:

  1.将活动一中“观察食品包装袋后记录信息”改成“观察食品包装袋,将你发现的信息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将“信息分类”渗透在学生汇报信息这一环节中。因为,食品包装上的信息都已经清楚的反映在包装上了,让学生将发现的信息一条条记录下来,很费时。学生说比写快,其效果更好。而信息分类不是本课的重点,其标准也很难确定。因此,学生汇报信息时,教师就把课前准备好的信息卡片直接分类板书出来。这样处理可以有效的节约教学时间,空出时间让学生对后面两个活动做比较深入的探究。

  2.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探究影响食品保质期的因素和了解食品的配料。我让学生把这两个问题同时进行探究,让他们经历了提出问题——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小组合作探究——全班汇报交流的过程。这种全班先分工再合作的方法,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既赢得了教学时间,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为了让学生对影响食品保质期的因素和食品的配料进行更深入、透彻的探究,我课前做了充分准备,为学生提供了几种典型的、有针对性的食品包装,有利于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发现其中的问题,找出影响食品保质期的原因。我没有选用教材中提到的婴儿奶粉的包装,是因为这个材料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紧。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一般没有购买婴儿奶粉的体验,而在运用知识的环节,创设给患有糖尿病的奶奶选购饼干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尊敬老人的教育。

  二、科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在设计本课时,我竭力体现“从生活中寻求科学,用科学来服务生活”这一理念。所以,课中设计的活动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充分融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课前布置学生每人购买一个有包装的食品;用学生自己平时常吃的食物包装袋引入新课;再以学生带来的食物包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通过小组观察交流获取食品包装上的信息,这些材料都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不仅为学生探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探究活动后,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运用知识,科学购物”,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解决问题,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检查自己带来的食品是否健康安全。整节课首尾呼应,不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而且使学生懂得了 “用科学服务生活”,对今后的健康饮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上一篇:运动和力教学设计下一篇:关于《沉与浮单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