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算器计算》说课稿

2020-08-21说课稿

《用计算器计算》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我说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苏教版第七册第()单元的“用计算器计算”第一课时。

  计算器(即电子计算器)是一种现代计算工具。它体积小,运算快,操作简便,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使用。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或多或少的接触和使用过计算器,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计算器的知识,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和合理的运用,就显得很有必要。教材在“认数”单元后专门安排了“用计算器计算”这一教学内容,既可以集中进行一些大数目的计算,又可以用来探索数学规律,引导学生辩证的对待计算器,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电子计算器打下基础。

  本节课内容的编排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非常吻合。主要突出以下三个注重:一是注重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二是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三是注重引导学生探究数学规律。

  二、说教学目标:

  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能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

  ②技能目标:引导学生探索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③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计算中体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教学难点是,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四、说教法、学法

  活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特征。新课程指出:“教师应向儿童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揭示规律,建立概念,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特点,我设计这节课时,主要以各种教学活动贯穿始终,如:“谜语竞猜”、“初试本领”、“大显身手”、“人VS计算器”、“比比谁是计算高手”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动脑思考、合作交流,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努力营造一个学生乐学,课堂气氛轻松愉悦的立体的开放式教学环境。

  为了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我设计了下面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尝试使用,探索交流。

  (三)灵活应用,辩证对待。

  (四)善于应用,探索规律。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这一环节是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引入新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猜谜语的游戏,用谜底将学生引入正题;接着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计算器的实例,使学生对计算器有一种亲近感,感到它与生活“同在”;随即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都会使用计算器呢?当学生回答使用计算器计算快、准、方便、快捷等优点时,我追问:那你想掌握使用计算器的本领吗?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这时的学习已经成为了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对于计算器这个现代的计算工具来说,学生并不陌生,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他们对计算器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通过调查,四年级绝大多数学生都用过计算器。所以在突出:“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这一教学重点时,我设计了“向同桌介绍计算器”和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计算器的环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很好的促进了学生间的互相交流和学习。

  (二)尝试使用,探索交流。

  “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也是教学的重点之一。为了突出这一重点,我设计了“初试本领”和“大显身手”两个步骤,目的是让学生在尝试使用时规范操作方法;在掌握操作方法后熟悉键盘,进行熟练操作;在熟练操作中总结操作的经验,养成操作技巧。

  “教是因为需要教”,因大多数学生已经有了使用计算器的经历,所以在“初试本领”时,我出示书上的例题,直接放手让学生练习,在交流答案时,再适时地提问:“你是怎样输入的?”让操作不熟练或操作错误的学生有一次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互相学习的意识。

  在学生掌握操作方法后,我便让学生“大显身手”。这一组的四道题目,数值比较大,而且加入了同一级运算的两步计算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我让最先做好的前十位学生把算得快的秘诀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并请不小心算错的同学说说使用计算器时应注意什么?在大家交流形成共识后,我归纳为“整体读数,细心输入。看清数字,小心按键。”供大家一起学习。这样安排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机会,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灵活应用,辩证对待。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辩证的对待计算器。我安排了两个步骤:一是“人VS计算器”,二是“比比谁最聪明”。

  教学过程应立足于学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人与计算器的挑战赛中,我让学生自由选择参加

  “挑战队”

  还是“计算器队”,每次比赛后都可以重新选择下一次参加的队伍,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一个由不敢比,到敢比,再到有选择的比的过程,引导学生辩证的对待计算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在接下来的“比比谁最聪明”这个步骤里,我组合了口算、估算、用计算器算的题目,目的是锻炼学生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并赠送学生一句格言:人不能被“机器”所限制,应该比“机器”更聪明!既是对知识在理性上的提升,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进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

上一篇:关于用计算器计算说课稿下一篇:8年级学生优秀评语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