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科学课堂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科学课堂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本课中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界岩石的特点,推想大自然中岩石的风化原因。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展开自主的探究活动,知道岩石风化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实验对不容易观察到的岩石变化现象进行推想,重点培养学生的推理和想象能力。
二、说学情
虽然前面学生已经认识了岩石以及岩石的用途,但对岩石风化的原因却知之甚少。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内外去搜集、去探究、去观察、去验证。
三、说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遵循课标精神,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风化作用的模拟实验。
2、喜欢大胆想象,能对岩石的最终变化结果进行合理的推想,愿意合作与交流。
3、知道岩石风化的主要原因,了解著名石雕物品的防风化措施。
四、说教学策略与方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的体现必须在启发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力图体现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组织教学,通过营造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动起手来,参与到实验中去,并且能够积极地去设计实验方案,课下可让学生到图书室、上网查阅资料,搜集了解石刻、石雕物品的防风化措施,使课题加以延伸和拓展。
五、说活动准备
带盖塑料瓶、碎石块、酒精灯、镊子、火柴、花岗岩(小块)、水、防护镜、石膏、绿豆等。
六、说教学过程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
我首先出示一块岩石让学生观察,并提问:它上万年前就是这样吗?那上万年以后还会是这样吗?让学生自由回答。(再集中呈现岩石图片) 欣赏后再提出问题来研究。
(二)、作出假设
是啊,岩石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是谁的作用使岩石发生了变化呢?我让学生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把猜想的岩石变化原因画或者写在记录表中。再全班进行交流。根据学生的假设,适时板书:冷热、水流、生物、风、火山、地震……
(三)、自主探究
在自主探究环节中,我为学生设计了三个有趣的活动。
活动一:水流对岩石的作用
在这个活动中,我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水流对岩石作用的模拟实验,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和提醒。比如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可相机提问:你观察到岩石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能说明什么?瓶中的岩石有没有变得像这块鹅卵石一样光滑圆整呢?为什么呢?这些问题的提出,主要是让学生明白自然界中的岩石变化是一个需要很长时间的过程。
活动二:冷热对岩石的作用
本活动也是让学生自己设计模拟实验,把岩石放到酒精灯上烧,表示热,烧完后放到凉水里,表示冷。冷热变化代表的是白天和夜晚的冷热差别。在实验过程中可相机提醒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注意安全、给岩石加热的同学带好防护镜等。学生回报交流发现的问题后教师小结。(冷热差别使岩石体积收缩和膨胀,内部结构就会受到破坏,产生裂缝,甚至脱落下碎石屑。)
活动三:生物对岩石的作用
在这个活动中我为学生设计了在石膏中种绿豆的实验(课件出示图示)——向杯子里倒入石膏糊,洒上几粒绿豆,再倒入一些石膏糊,将结成块的石膏放入盛水的盘子。同学们认为几天以后会有变化吗?(发芽的绿豆能从坚硬的石膏中钻出来吗?)学生猜想后接着问: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这个实验?学生讨论后小组领取材料,开始在石膏里种种子,教师巡视指导。
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知道生物对岩石的作用,亲自体验观察、验证的乐趣。
(四)巩固小结
岩石在自然界当中,会受到气温变化、植物生长、水流冲刷、风吹日晒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就叫做风化。
(五)运用拓展
1、自由活动
出示图片:山下的这些碎石,不断地风化,最终会变成什么?本活动设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猜想、模拟实验,推想岩石变化的最终结果,让学生推想出地球上土壤的形成原来是由岩石风化造成的。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
2、课题延伸
课下让学生通过上网、到图书室查阅资料,了解著名石刻、石雕物品的防风化措施。通过这一课后拓展活动使学生对岩石风化有更全面的认识,让学生在丰富视野的同时,关注与岩石风化有关的研究,把课堂探究活动拓展至课后,关心科学、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小学科学课堂说课稿2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科学学科是在遵循新课标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启动的全新教材。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后继的科学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亲历科学》是科学课的起始课。全课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学生常见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入手,引导学生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心,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学习提出问题。第二部分是一个“吹纸片”的活动和一个拓展活动“吹乒乓球”,目的是通过完整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自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初步体验科学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引起学生对学习科学课的兴趣。
教学目标
探究目标:
1.能进行观察、实验、记录等探究活动。
2.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
情感目标:
1.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及结果,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与他人交换意见。
2.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喜欢大胆想象,有乐于探究的愿望,能对探究有趣现象背后的原理产生兴趣。
3.感到科学课很有意思,对科学课产生一定的兴趣。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材料:
纸片、漏斗、乒乓球
课堂实录
一、导入:
同学们,又到了我们的Science、科学课的时间了。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好吗?(好)那我也非常高兴。我希望同学们在游戏的时候不仅要玩儿得开心,还要把你的小眼睛擦亮认真观察,用你的小手做好记录,行不行?(行)
二、进行第一个游戏:吹纸片
1.提问引发兴趣,鼓励学生猜想:
师:同学们看(师拿一张纸并向纸吹气)纸怎么飞起来了?
生:因为老师吹它了。
生:因为老师一吹有气了,所以纸就飞起来了。
师:那如果我拿两张纸从上面把它掰开像这样拿着(师一手拿一张纸,捏住纸上沿的中间部位,然后分开)我从上边向两张纸的中间吹气,这两张纸是向两边分开呢?还是向中间靠拢?或者有其他的可能?同学们猜一猜。
学生们积极发言,发言的学生都认为纸会向两边分开。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三页,看下边的猜想与假设,书中给我们写出了两种可能,你认为是那种就在后面打对沟。如果你认为有第三种可能,就把它写在(师指书)这条横线上,再在后边打对沟。下面就把你的猜想用对号表示出来。
(学生完成猜想与假设,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猜想纸会向两边分开。)
2.进行实验游戏
师:你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同学们要像我这样拿着纸(还像刚才那样,一手拿一张)从上面向下吹气,试一试就知道了。我要请同学们同桌两个人合作,一个人先吹,另一个人把你看到的现象认真记录在3页下的横线上,(师在书上给学生明确指出来)然后两个人再调换。为了看的清楚,同学们可以多试几次。好了,开始吧!
(学生进行实验游戏。教师在巡视中发现,有一个学生拿着纸向上不停地吹,便暗暗记住了)
3.汇报看到的现象
师:谁愿意把你看到的现象说一说?
生:我看到的现象是纸向中间靠拢。(几乎同学们都说纸向中间靠拢。)
师:你们看到的都是这样吗?
生:老师我们看到的是向两边分开。
师:那你们能给同学们再演示一下吗?
(在学生演示过程中,教师提示学生稍稍用些力。)
师:现在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我们看到纸向中间靠拢。
师:刚才老师看到那位同学不停的向上吹纸,你发现了什么吗?
生:我发现从下面向上面吹纸,纸会向两边分开。
师: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请同学们都试一试。
(学生亲自体验从下面向上面吹的感觉。)
师:现在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我看到纸向中间靠拢。
生:我看到从下面向上吹,纸也向中间靠拢。
(学生在演示过程中发现,无论是从上向下吹还是从下向上吹,纸都会向中间靠拢。)
4.解释现象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你怎么解释这种现象?把你的解释填在4页上边的方框里,然后再和同桌的、前后位的同学说说,听听他们的解释。开始吧!
(学生在书中写出自己的解释,然后和同桌的同学、前后位的同学交流一下。教师要给学生稍长一点的时间,并在巡视时对语句不通顺的学生略作指导,另外还要注意有创意的想法,在发言时要给他们机会。)
师:现在谁愿意大胆的说说你的解释?
生:我认为是因为你一吹两张纸中间的空气就没有了,所以两张纸就吸在一起了。
师:看来你真的动脑筋思考了。
生:我觉得是因为他们两个是好姐妹,所以不分开。
师:你真实一个可爱的孩子,冒出这么可爱的想法。其他同学,你的解释呢?
生:我觉得这种现象与空气有关。
师: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你为什么认为它与空气有关呢?
生:因为我一吹两张纸中间的空气就被吹动了,然后就发生了这种现象。所以我认为与空气有关。
生:老师,我也认为与空气有关。
……
师:正象有些同学说的那样,这种现象与空气有关。同学们想,如果我们不向两张纸的中间吹气,还会有这种现象吗?
生:不会。
师:当我们用嘴吹纸,让纸中间的空气动起来的时候,才会发生这种现象。所以准确的说这种现象与空气的流动有关。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那就把这种意思在书中记下来。
(学生在书中记下正确的解释,对于他们自己的解释,教师没有作让他们改动的要求,学生愿意保留就保留。)
三、总结游戏方法,鼓励做吹乒乓球游戏。
1.总结游戏方法:
师:吹纸片的游戏我们是这样进行的:先猜想会出现什么现象,再做游戏,在游戏中观察现象,然后老师又提出了一个问题,最后同学们又解释了这种现象。(教师边说边板书这五个方面)
2.进行吹乒乓球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的吹乒乓球游戏,我想请同学们按这样的步骤(指板书)照书上的样子,分小组做一做。组长要先把你们小组的猜想记下来,然后到前边拿一个漏斗。同学们,这漏斗和书上的不一样,要含者漏斗的嘴吹,不要扎了嘴。组长要继续把你们在游戏中观察到的现象、对这种现象提出的问题,和你们小组的解释都记录好。咱们要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配合得好。同学们开始行动吧!
3.学生分小组做游戏。(教师巡视注意提醒组长做好记录,同时对做得不太成功的组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在巡视中有一个学生兴奋的告诉老师,他发现把球放在手心里,用漏斗对着球吹气,球也没有掉下来,老师当即表扬了他。)
4.汇报游戏结果:
师:哪位小组长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游戏记录告诉同学们?
生:老师我们小组看到乒乓球没有掉下来。我们的问题是乒乓球为什么没有掉下来?我们的解释是与空气有关。(引学生到多媒体前展示记录。)
师:和同学们说说你们小组是怎样做这个游戏的,好吗?
生:好。我们把乒乓球放在漏斗下面,然后用力吹,多吹一会儿,就看到了这种现象。
师:能再给同学们示范一下吗?
生按照刚才的做法又成功的做了一遍。
师:哪位小组长还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的游戏记录?
生:老师,我们小组一开始没有成功。后来又做了几次,才做成功了。我们的问题就是这是为什么?
师:那能给大家说说原因吗?
生:一开始我们吹的时间短,力气也小,所以没有成功。后来我们慢慢体会到力气大一些,吹得时间长一些,乒乓球就不会掉下来。
师:听了你们小组的汇报,我非常高兴。同学们也要像他们这样,遇到问题不怕困难,积极研究,最后你一定会成功。
师:刚才老师看到第五小组的一个同学发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我想请他给大家展示一下。告诉同学们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把乒乓球放在手心里,用漏斗对着它吹气,乒乓球也不会掉下来。同学们看!
(这个学生按照刚才所说认真的进行了示范。)
师:这个同学是一个细心观察、肯动脑思考的好孩子。我们的科学课就需要这样的孩子,老师希望在以后的科学课上你们都能像他这样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其他小组你们的结果是怎样的?
生:我们看到乒乓球没有掉下来。
生:我们也看到乒乓球没有掉下来。
(其他小组的游戏结果和上述几组一样。)
师:在漏斗的下面放上乒乓球,向下吹气,乒乓球却不掉下来,这种现象也与空气的流动有关。同学们,刚才我们所做的这些就是我们的Science科学课,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非常有意思。
四、总结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科学的兴趣。
师:我们的Science不仅有很多有意思的游戏,还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能帮我们解决一个个“为什么”以后同学们还要多观察、多思考。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小小科学家。
教学反思:
本课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动手进行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了科学的探究过程,揭开了科学课的神秘面纱。本课使学生感受到科学不是高深莫测,而是无处不在。在吹纸片游戏中学生从下向上吹的发现、在吹乒乓球游戏中,学生把球放在手心里吹这些发现都使我欣喜若狂。他让我感觉到科学是最能引起学生兴奋点的一门课程,只要教师精心备课、课上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地方,那我们的课堂就一定生机昂然。同时,在吹纸片游戏中,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学生从下向上吹的发现让我欣喜,也让我深思。他使我想到如果我把要求说得非常清楚,还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吗?我深深得体会到一位科学教师一定要锤炼自己的语言,在课上语言必须清楚、明确、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