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14学会合作》说课稿

2021-02-05说课稿

六年级下册《14学会合作》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六年级下册《14学会合作》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下册《14学会合作》说课稿1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学会合作》,选自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属于交往心理的范畴。

  现在的小学生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没有养成合作的习惯。本活动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渗透,让学生体会合作的快乐、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根据以上的活动理念,我制定了这样三个活动目标:

  1、认识合作,懂得合作的力量大,培养合作精神。

  2、学会合作,使学生明白怎样才能很好地合作,合作中应该怎么做。

  3、体验合作,让学生充分体验合作过程中的快乐,从情感上认同合作,养成合作的习惯。

  在活动方法上,我以“活动和游戏”为主线,采用活动体验法、交流汇报法等进行教学。

为了达到以上活动目标,我设计了活动过程四部曲:

  一、情境导入,感受合作

  二、游戏引领,学会合作

  三、回归生活,体验合作

  四、实际行动,真诚合作

下面,我具体说说我是怎样教学这一课的。

  一、情境导入,感受合作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受合作

  一开始上课,我就播放MTV《三个和尚》动画版,(课件出示)诙谐有趣的动画,轻快活泼的旋律,加上通俗易懂的歌词,一下子吸引了所有小朋友的注意力,他们对三和尚的做法十分不瞒,私底下都纷纷议论起来了,于是我提问:为什么人多了反而没有水喝了呢?围绕这个问题,小朋友们展开了讨论,他们很快地明白三个和尚没有水喝的原因:有的说和尚们自私自利;有的说和尚们不团结一致;有的说和尚们斤斤计较……我适时引出课题:合作,让小朋友们对合作的概念得以感性认识。

  (二)游戏激趣,感受合作的力量

  我告诉小朋友们,要和他们一起做个“折筷子”的游戏,他们个个兴高采烈,争着上台折筷子,班上力气最大的小胖子刘小洋没能折断十根筷子,这回只能灰溜溜的逃到了座位上。(课件出示)我适时提问: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断,而十根筷子则很难,从这里我们可以想到什么?我联系生活启发:个人的力量是很弱小,而众人、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让小朋友们明白合作的力量是巨大的。

  二、游戏引领,学会合作

  这是本节课的高潮部分。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让孩子们参与两个游戏,领会合作过程中的技巧。我首先出示情景:“火海逃生”(课件出示),观看完短片录相,孩子们被紧张的气氛吸引住了,因此,当我提出模拟情景表演时,他们早已跃跃欲试了,课堂气氛也异常热烈。我将事先准备好的蒙眼布两块,分别将两个孩子的眼睛蒙住,让他们分别背上另外两个孩子。两人一组,蒙着眼睛的孩子在背上同学的指点下,通过一条有障碍物的过道,最快完成任务者胜。(课件出示)(可多几轮比赛)我分别采访获胜队和失利队,他们一致认为:只有各自发挥优势,密切配合才能获胜。

  然后,我出示游戏二“穿针引线”,刚才没有参与游戏的孩子们踊跃报名,一只只陌生的左手和右手合作着,有的灵活地穿着线,有的笨拙地移来移去,好久找不准针眼……(课件出示)游戏结束,我采访获胜队合作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引导他们发现合作中需要技巧,让他们进一步懂得生活中的很多事,只要大家密切合作,灵活处理,一定会做得更好。

  三、回归生活,体验合作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一间“休息室”:智慧屋里作客(课件出示)。让孩子们透过智慧屋体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合作,孩子们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展开交流讨论,感受合作成功的快乐和幸福,从情感上认同合作。

  四、实际行动,真诚合作

  在这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中,我安排的是:实际行动,真诚合作。

  “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集沙成塔,聚腋成裘”……于是我启发小朋友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子说说在今后的学习上、生活中如何与父母、伙伴、老师和同学愉快地合作?思维一打开,孩子们马上联想了很多,有的想回家做妈妈的小帮手,帮妈妈分担家务,让她轻松快乐;有的想与隔壁的小伙伴和好如初,继续完成他们的泥塑大作;有的想向某同学道歉,因以前他俩对一道数学难题意见分歧,还一直别扭着呢,他打算与“对头”继续争论下去。

  这时,有个孩子悄悄地举起了手说:老师,我想做班级的小小劝说员,劝说有矛盾的同学化干戈为玉帛;劝说不爱学习的同学努力读书;劝说心情不好的同学,做快乐的主人……让您少操点心。(课件出示)多可爱的一群孩子啊!我当即竖起大拇指表扬了他们,并要求他们把这些想法付诸行动。然后以《众人划桨开大船》这首歌结束本节课。

最后,我简单地说一下这节课的活动反思:

  1、活用教材,体现开放性

  本活动不拘泥于教材的格式,而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水平,灵活安排了游戏:智慧屋里作客。目的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感受合作的快乐和幸福,让学生从情感上认同合作。

  2、游戏活动,体现自主性

  游戏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因此,我设计了游戏活动:火海逃生、穿针引线。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到合作的好方法,亲身感受合作的力量,感受合作过程中的快乐。

  六年级下册《14学会合作》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学会合作>这篇课文多处运用设问,既能引起听众注意,又做到纲目分明,如“什么是合作呢?”“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是什么力量使上百位乐师,数十种不同的乐器合作得这样完美和谐?”等等,都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典型事例,验证观点。

  课文运用了两个典型事例,一是交响乐团的演奏,一是从瓶中拉出七个彩球的实验;分别从要有协作精神和要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不同侧面,验证了要获得成功,必须与他人合作的观点,令人信服。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如自主预习、边读边画边批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对合作应该有切身体验。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充分的感知和情境的渲染,想象的触发,学生在课堂上得到语言的熏陶和精神的洗礼,多角度、立体地充分懂得合作精神。

  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合作的重要性。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演讲。

  教学重、难点:

  1、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一种可贵的合作精神”。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与感受,获得“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四、说教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教学中,我结合本课特点,准备采取以读代讲的形式,通过朗读、默读、浏览、速读等多种形式,再加上想象、课件、图片的展示等手段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读中自读自悟,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合作的重要性,逐步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和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五、说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我校“自主学习因势利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中,我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预习阶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在小组交流中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与探究,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展示环节以朗读为主线贯穿读、说、析、品、评,不知不觉让学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学。

六、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导人新授内容

  二、精读训练

  理解第一段。

  1、激发思考:作者围绕合作,首先谈了什么?

  自由朗读第一段,找出文中的重点句。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不论……也不论……都……”

  “只有……才能……”

  “小……小……大……大……不……就……”

  2、通过对上面句子的理解,举出在实际生活中“合作”的事例,谈谈自己的初步认识。

  3、通过第一段的学习,归纳演说词的语言特点。

  4、小结:这一段说明了人生活在世界上,都离不开与别人合作。

  理解第二段。

  过渡: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

  (1)理解第4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个事例,随后播出一段交响乐录音,学生置身交响乐的美妙旋律之中。乐止,介绍交响乐是由上百人用不同的乐器演奏而成,他们是怎样合作的呢?

  2、思考:“团体目标”的“高度统一”和“协作精神”分别形容“合作”的什么?(合作的“完美”与“和谐”)

  从这个事例中,同学们明白了什么?

  (2)理解第5自然段。

  读读,想想,议议:

  这个实验的目的、要求、经过和结果分别是怎样的?联系课文想想“依次”是什么意思。外国专家是怎么说的?

  “我在许多地方做过这个实验从未成功。”这句话说明了么?从这个事例,你明白了什么?

  (3)理解第6自然段。

  1、读读,想想:

  2、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

  小结:文章通过两个具体的事例,说明只有具有协作精神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才能合作得好。

  提问:为了说明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作者举了两个事例。只举前一个例子够不够?为什么?(不够。因为只举前一个例子只说明合作需要有协作精神,而后一个例子是说明合作需要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只有举两个例子,才能把问题说得很全面)

  理解第三段。

  自由读,谈谈你对既要“竞争”,又要“合作”的体会。

  三、总结全文

  四、指导学生练习演讲。

七、说设计意图

  紧扣教材,拓展资源,为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提供一个空间,将课文内容延伸,一是更好地让学生体验感悟课文内容;二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上一篇:《第几》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下一篇:《斑羚飞渡》语文初二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