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说课稿模板锦集7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说课稿 篇1
设计思路:
“鹅”是我们寨桥的特产之一,孩子们对鹅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一次带孩子们到野外玩时,看到田里有许多的大白鹅,孩子们可开心了,他们学着鹅的样子大摇大摆的走着,嘴里还发出“戆戆戆”的叫声,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我们寨桥位于美丽的滆湖之畔,滆湖里还生活着许多的水生动物,这些水生动物也是孩子们最常见的,因此,根据中班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水平,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鹅大哥开店》。
活动目标:
1.运用点数、对应和连线的方式感知两种物体的数量关系。
2.学会不受物体大小、形状和排列等因素的干扰判断5以内物体的数量,感知数的守恒。
3.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根据目标设置,我为本次活动准备了:白板课件、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流程:
第一环节: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本环节我创设鹅大哥开店这一情节,利用白板中的聚光灯功能,让幼儿认识滆湖里的水产品,激发幼儿的兴趣。
第二环节:看标记,幼儿选物品
此环节我利用白板中的拖拉功能让幼儿根据给出的数字和标记来选物品。
第三环节:摆放水产品,让幼儿感知数与量的守恒。
本环节我利用白板中的连线和移动功能让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来感受数与量的守恒关系。
环节四:卖水产品,请幼儿找出等量的水产品。
我让幼儿录音来找出和录音中等量的水产品,本环节我让幼儿到白板上来进行操作,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最后环节是幼儿操作,教师评价,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本活动我利用家乡的鹅、螃蟹、鱼、螺丝等特产来创设情景展开活动,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家乡的认识,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活动中我利用白板中的聚光灯、拉幕、拖动等功能,激发幼儿探索学习的兴趣,整个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晰,幼儿在做做玩玩中掌握相关知识,幼儿学习兴趣浓厚,目标达成度较高。但在让幼儿感知数与量的守恒关系时,我应多请几位幼儿来讲讲,让每个孩子都有一次锻炼的机会。
说课稿 篇2
教材分析:
《我了解的老舍先生》是本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作 者是著名的文学家汪曾祺先生。本文通过汪曾祺先生记叙的老舍先生的 一桩桩小事,使我们走进了他的生活,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了老舍先生的 情趣及为人,使老舍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生动起来,丰满起来,让我们 更强烈地感受到老舍平民写家的风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中写了老舍先生的哪些事情,从而体会老舍 先生的性情及为人。
2.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老舍先生的了解,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过程与方法:
以课本为依托,结合本单元课文及课外阅读资料,进行口语交际, 加深对老舍先生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老舍先生的平易近人,从他的性情及为人中感受老舍无愧于 “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重难点分析: 通过文中所写的事情,体会老舍先生的性情与为人。 结合本单元内容加深对老舍先生的了解,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 情景引入 由前面五篇文章的印象引入,不但是对前面学习的总结,更使本节 课学生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加以提升。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文中的生字新词。看看作者是从哪两 个方面来写老舍先生的。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随学生交流教师通过课件出示:生活和工作。
(二)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看作者围绕工作和生活具体写了哪 几件事?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在学生的反馈交流中随机课件出示:生活:养花、品茶、闻杏、藏 画、好客;工作:关心解放前盲人工作、提案解决芝麻酱供应问题。
三、细读课文,由小事中感受老舍的情趣及为人。 通过中心话题,再次深入阅读课文,从中找出有关语句,让学生从 字里行间体会作家老舍生活中的可亲、可爱、可敬。 四、结合单元内容,了解老舍其人。
(一)让学生结合本单元所学文章,以及课下搜集与阅读的资料, 谈谈你对老舍先生的全新了解和具体感受。课件出示交流话题
(二)交流中要让学生将思路拓宽,不要拘泥于文本中。要注意语 言的逻辑性,力求在交流中使老舍的形象更加立体鲜明。
此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交流更有广度和深度,使学生对老舍的认 识更深刻。
说课稿 篇3
一、简析教材:
本课《分米和毫米》是小学数学国标本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二年级(上册)已经教学了米和厘米,本单元继续教学分米和毫米。这样一来,学生就认识了常用的各个长度单位。全单元内容分三部分编排,先教学分米,再教学毫米,最后教学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
本课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建立分米和厘米的概念。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能根据物体正确选用合适的单位表示物体长度。
(2) 智能目标:知道各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结合米和厘米进行简单换算。
(3)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体会探索知识的过程掌握探索知识的方法及获得成功的体验。
本课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概念,会选用合适的单位表示物体长度。
难点:掌握各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换算。
二、阐述教法
新课标的要求中指出:学生应在活动中探索感知新知。于是在复习环节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来比划已经学习过的长度单位1米和1厘米的长度,选择合适的单位填写物体的长度。在导入环节中开展分组动手活动测量同桌的铅笔盒以感受满整十厘米的长度。设疑后进入新授让学生用手比划1分米的长度。在经历反复的动手操作和比拟后再次了解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的长度。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测量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分米和毫米的正确使用。从而完成本课重点教学。
三、指导学法
让学生在操作中获取知识是熟练掌握知识最有效的方法:
1、指导学生用“身体尺”来表示各长度单位的长度,有利于学生正确感知各个不同长度单位的大概长度。能对各个长度单位的长度有一定了解。
2、开展小组活动测量物体的长度,不仅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测量物体的正确方法。
四、教学大概程序
(一)课前准备:
1、关于已经学习过的米和厘米的知识。
2、制作教学流程的课件。
3、米尺和学生尺。
(二)教学程序
1、铺垫:
要求学生利用“身体尺”唤起对1米和1厘米的长度认知。然后利用填空的形式选择“米”或“厘米”填写物体的长度。
2、导入:
回忆用学生尺测量较短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要求学生测量自己的铅笔盒,说出大概多少厘米(取整十数)
3、新授:
在学生汇报刚才测量的结果后利用课件出示书上例题中的尺,在尺上用红色括弧表示出从刻度“0”到刻度“10”的长度,要求学生说出长度是10厘米,随即告诉学生并用课件展示1分米。指导学生说出10厘米和1分米之间的关系。并要求学生诵读1分米=10厘米。接着要求学生用“身体尺”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结合生活经验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分米,从而加深对1分米长度单位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在作业纸上利用学生尺画一画1分米再次巩固。接着教师展示米尺,让学生在米尺上找出从“0”刻度开始的第一个1分米。随后让学生根据1分米=10厘米,找出接下去的1分米,得出1米有10个1分米。从而出示1米=10分米,让学生在书上填写完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探索出旧知1米=100厘米。
在教授毫米的知识,让学生分组活动测量数学书的厚度,因厚度不满1厘米,指导学生数出厚度是几个小格,教师指导1小格就是1毫米,要求学生说出书的厚度是几毫米。同时用课件放大学生尺的1厘米,展示1小格就是1毫米。接着让学生数学1厘米里面有几个小格也就是几厘米,从而得出1厘米=10毫米。随即在练习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测量,同时在身体中找出1毫米的长度。体会毫米都是使用在更短的物体的长度且长度不能用整厘米来表示的物体长度。
4、作业布置: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巩固对毫米的认识。这里不是教学单位的换算,更不是把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而是在图形直观中通过3厘米是30毫米孕伏单位的换算。3厘米是30毫米不是教材告诉学生的,是他们看到和想到的。教学时要给学生机会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感受教材的孕伏。
接着分组测量课桌和学习用品的长度。在完成过程中先让学生说说准备用什么尺测量,汇报时说说使用什么单位。
比划判断线段长短,再实际测量,再次巩固测量方法。
最后选择合适的单位填写物体的长度,并结合之前学过的米和厘米的知识进行知识拓展。
5、板书设计: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五、教学效果分析
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应该是很积极的。但因为学生平时锻炼的机会很少,难免会出现混乱的情况,这就必须教师在活动前说明要求并适时指导。
在练习中可能有些学生对单位的选择还会出现一定问题,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在填写后利用“身体尺”或者学生尺去估量一下所填单位是否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