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2、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并且我认为本节课教学重点应为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教学难点是如何才能让学生正确区分时间单位时、分、秒,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我认为,学生是否能选用恰当的时间单位进行事件表述,是其时间观念建立情况的反馈,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正是我们教学追求的最终目标。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力求体现本课的设计理念“实践活动,体验交流,培养应用意识”这一教学思想,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设疑激情: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在导入时我利用奥运冠军刘翔夺金时的场景,询问其夺冠所用时间,在旧知和生活经验的影响下,由学生自己引出“秒”,学生初步感受到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揭示课题“秒的认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来。
2、引导探索:当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教师所要考虑的应是如何提供适当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识。在教学中,我通过开放性的发问“你还知道秒针走几大格就是几秒?”,让学生自主探索秒针的走动情况;组织学生拍手体验60秒,观察分针走动情况,让学生知道1分=60秒;通过集体活动、合作活动、小组活动形式,多角度感受秒的持续时间。
3、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中,我让学生欣赏秒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更深刻地感受秒这一时间单位应用的广泛性。练习中,我加入有关明明的短文,实际是综合考察了学生对时间单位的应用能力。
4、交流评价: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交换意见与看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目标要求,形成自我反馈机制。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
“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鉴于这样的认识,本节课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指导学生掌握以下的学习方法:
①观察的方法,通过观察钟面,认识秒针与分针、时针的区别;观察分针和秒针的走动,抽象出1分=60秒。
②活动实践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体验秒。为了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会用拍手等方式估测活动的时间,集体活动时我将电子表放于课件屏幕上,由此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1秒的感受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同桌练习。
③独立思考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把积极思维、独立思考的方法教给学生,最重要的是给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独立思考的机会。例:在教学中,开放性的发问“你还知道秒针走几大格就是几秒?”,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说出自己的答案。
④小组交流的方法,在小组交流中每一个成员的发现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对于教学中的部分环节,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方法更有利于学习。例如:练习中有关明明的短文,交流更有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⑤课外阅读的方法,学生在欣赏秒在生活中应用短片的过程中,更深刻地认识了秒,认识了交叉学科的知识。
依据这节课的教材知识结构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为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加强生活体验,注重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要求,这节课是这样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