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书笔记

2021-06-151500字

论语读书笔记1500字

  导语:《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读书笔记作文,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篇一:论语读书笔记】

  学而时习之。

  学而优则仕。

  儒学对学习非常重视,《论语》开篇就是“学而时习之”,《荀子》则用大段大段的理论去阐述学习的目的、方法、对象,《朱子语类》也有整卷内容关于学习的心态、内容。至于以后的科举制度,夸张地阐释着“学而优则仕”的理论,如此大张旗鼓地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古今中外,莫有甚者。

  孔子时代的学习,想来还是很全面的,作为学生,要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职业技能”,其中文化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说,当时孔子的教育是全面的素质教育,孔子的学生对于这六艺各有所长,并非腐儒、书生、书呆子,他们平时能传播礼乐、文化,谨守礼仪,战争的时候又能上阵拼杀,符合着先秦时期士人的传统。孔子自己对于这些技能也很在行,在《论语》中,孔子自己能操琴、善御、善射,至于礼、书自然掌握更多,只是“数”基本没有论述,不过,孔子的学生中,子贡做生意很在行,也许他在数的方面有所专长吧。但是,在孔子之后,儒家却没有继续把这六艺坚持下来,子思、荀子、孟子在其著作中并没有谈及这六艺,而是把儒家的基本

  理念反复论证,更多地是作为纯粹的知识分子的面目出现在君王、重臣面前,汉代的经学、宋代的理学、清代的考据学、当代的儒哲学,无不是以文化作为重点,无不是以理论发扬为目的。其原因应还是在于知识的增多以及职业化,个人的能力、精力有限,要想在社会上有所成就,则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择其一而专。论语读书笔记学,前提是人的不完善,必要条件是有先知先觉者。要完善自身,必须不断地向比自己水平高的人的学习,先生,也就是先于自己而知、悟者,职业化的先生,就是教师。基于此,师生关系在儒家体系中成为重要的一环,隆师亲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虽有夸大,但对于老师的尊重和敬仰可见一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者也”,其对象自然是学生,那么,传授些什么呢?笼统地方面是“道”,具体的方面是“德”,传授的方法通常通过解读古代的文化典籍入手,这也就是我们可以想象出的私塾学生诵经读书的场面,水平更高的学生,则就典籍中的疑难问题或自身疑问请教于老师,如宋代以来的书院教育。至于学生的年龄和毕业、文凭等现当代的条条框框,在古代并没有限定,似乎入仕倒是可以作为一个离开书院的标准。

  学与习是息息相关的,其中的“习”对于古代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学属于“传”,老师可以面对众多学生传授知识、技艺以及为人师表,但个人的领悟与否则在“习”中体现出来,例如孔子对于颜渊的溢美之词毫不吝惜,特别是关于好学方面,其缘由是颜渊能够自

  己揣摩,并提出关键性的问题或一语中的。而习,当作温习、思考解,如果扩大一些,习还应该包括践行,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曾子说,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传不习乎?”至于之后儒学的“知行”范畴,也该包含着学习这一内容。孔子时代的学与其之后的学不同,习,自然也不相同。流传到如今,学习更多地体现在理论知识方面,以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学习的评价标准,考试制度则是这一标尺的具体体现,但这一标尺并没有涉及到做人、做事,也就导致着知与行的分离。

  学与习的分离,知与行的分离在西方哲学中并不在意,如西方哲学对哲学家的评价不在于其人品如何,而在于其著作、成就如何,为师不一定要成为学生的表率,为人不一定要符合道德规范,做事不一定要符合社会规范,哲学家的论述可以与其行为无关,如此等等,儒家与西方哲学的对比,引导出“内圣”与“外王”的两个方面出来,两者虽不是各擅胜场,但都属于社会的各取所需,都具备合理性。儒学更注重于内圣,因而体现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来,对于先生、典籍的理解,尽力去为之寻找出合理性,如果自己的理解和老师所说、典籍所述有所不同,则首先把责任归之于自我的.愚钝,如是而为可以达至内圣获得区域性地声望,不过在怀疑、创造方面则有所缺失;西方哲学的内圣并不在理论视野,即使专门的伦理学也只是属于“元伦理学”,在善、正义、美德等几个范畴的根本来源上打转,没有对人的基本和终极要求,根本上仍然属于哲学的范围,宗教的道德规范相对来说框得过细,“原罪”的前提并没有把人的完善放在其

  中。儒学与西方哲学各有缺失,但是否会互补?我认为难度很大,毕竟儒学强调的是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西方强调的是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大的社会环境根本不同,除非儒学能根据现代社会的需求,开出个人的自由与权利,西方能认同儒学的责任与义务。全球化的局面下,兴许有可能性,但并不乐观。

  【篇二:论语读书笔记】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经验,《论语》一书对此有较多的概括。

  其一,关于教育指导思想。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这在当时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其二,关于教育的基本方法。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以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为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诸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雍也》),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冉求办事畏怯,所以要鼓励他;子路胆大过人,自以为是,所以要故意抑制他。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孔子还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子夏谈诗“巧笑倩分,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从而体会到“礼”应该以忠信仁义为本的道理,因此孔子称赞他道:“起予者商也!始可与信《诗》已矣。”(《八佾》)能启发我的人是子夏啊!现在我可以与你谈论《诗经》了。颜渊听老师讲学后“亦足以发”(《为政》),子贡也说他“闻一以知十”(《公冶长》),所以孔子特别称赞颜渊的聪明好学。这正是启发诱导式教育的必然结果。孔子特别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即: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我不去开导他。例举一个道理而他不能类推出三个道理,我就不再教诲他了。孔子还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必须注意循序渐进,即:“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上一篇:论语译注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下一篇:论语读书笔记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