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德的优秀作文汇集
节俭,和一个现代人的道德素养有关,跟科学发展观有关。节俭,是永不过时的美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道德的优秀作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道德的优秀作文(1)
节假日间,我与表弟一家相约去北欧风情小镇游玩,到那时,月亮早已悄然明于夜空,十月的风微凉,吹得人心间舒畅。“姐,我们找小黄车骑车去吧”“好啊”我想都没想便应了下来。得此良辰美景,骑车夜游,岂不美哉?小弟循着那石子路寻“小黄车”的踪影“啊,找到了!你快来扫!”我循声而去,却见他哭丧着脸。一看二维码,被人家挂花了。干这事的人不少,也不觉诧异。“没事,车多着呢。”我安慰性的语言重新将表弟的热情点燃。可真正有趣的事情来了,此后好不容易又找到三辆车,你猜怎么着?两辆车的二维码都被划花了。还有一辆竟上了私锁,我们俩夜游的兴致也就此画上了句号。“共享,共享,到最后都变成了私享!”表弟年纪虽小,但当他说出这话时,我也不由得深思了。我们口中常挂的道德之美,去哪了?
时代在飞速地改变,“共享”的理念自提出就站在了话题的浪尖上。随处可见的是共享所带来的各种便利,上班族需要它;学生需要它;每个人都享受着“共享理念”带来的便捷。可是,就有这样一些人,一边享受着便利,一边想着占为己有,甚至取消他人使用它的权利。我看到过有人将共享单车停放在自家的单元楼下;我也看到过有人在共享图书上乱涂乱画……但是,更多的人是选择守护它,爱惜它!举个简单的例子,我总能在我们小区门口看见一些用完共享单车的人,将停放散乱的车一辆辆排好,这时,我才看到所谓的道德之美。我也看到,共享图书中有人用可爱的贴纸将书边乱涂的内容贴掉,正是因为这样的人多,共享理念才能继续发展。
海明威曾说过:“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只有当自己成为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时,它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假如那些将车划花的,上私锁的,亦或是在书上乱涂乱画的人,守住了自己的道德。共享时代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到来。永远不要盼求别人为自己改变什么,而是自己能改变什么。当共享即爱护的思想在每个人的脑中生根发芽时,那,才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共享时代。而这一切的基础,只不过在于“守好自己的道德。”
关于道德的优秀作文(2)
随着互联网的逐渐发展,现代越来越多的商品都附上了二维码标签,不再需要现金的时代,“共享”已经成为新的理念。
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共享”莫过于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篮球等,它们大多与生活息息相关,也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离我最近的大概就是共享单车了,“绿色出行”理念的深入人心,如今骑单车被认作是绿色的“先行士”。然而,也有与共享单车的绿色和方便格格不入的地方。
在我家小区门口的大门上醒目的贴了一块牌子,上面的字样是“禁止共享单车进入小区”,牌子是近几个月才挂上的。那时,我想大概这是因为层出不穷的共享单车乱停放问题吧。
出了小区门口,便能在路旁看到三三两两停放着的共享单车,“ofo”、“摩拜”等众多类型的共享单车的牌子,共享单车没有指定的停靠地点。有人说:这就是共享单车的优点之一啊!你想去哪都可以去,就像在用自己家的自行车一样,多方便啊!
的确,有许多使用共享单车的人都是这么认为的,但是方便自己的同时也更要学会方便他人。
因为前些日子曝光出的共享单车上的车牌二维码被刮花,共享单车成为私家车?这类事件,我在上下学的途中也留意观察了一下,发现在我的身边还真有这种事。
起初,只是发觉有几辆单车总是在固定时间停在固定位置,后来再一仔细观察这些车子才发觉它们的车牌都被刮花了和我在电视新闻中见到的被曝光车辆的车牌属于同一种状态。
经过这么些天的留意观察,不管是“耳听”还是“眼见”,共享商品在带给人们便捷,让人们能够跟上社会的快节奏,但是这一切又或是建立在道德观念之上的。
研发共享商品的商家肯定是足够信任社会消费者,他们希图以共享时代这一新的发展理念魔物自己的好品牌,高品质和高利润。
在我们消费使用者这一方面,“共享”是考验全民道德素质的一关,而共享时代新理念的开启或许就是国民道德观念上升的阶梯。
心存”共享“或许又是心存”道德“的又一种体现。
关于道德的优秀作文(3)
媒体肩负着社会的良心,道德的责任,像航标一样任重而道远。
当面对社会头条或个人命运不公时,媒体又充当了什么角色呢?是一位跟随大众职责谩骂,还是提出自己的观点正确分析呢?我认为后者才是不经沉沦,应昂首挺立在我们中间的楷模。
一组北大校长周其凤回湖南浏阳老家给母亲下跪祝寿的照片曾在网上传播,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认为这一跪体现了赤子深情,还有人表示,北大校长的下跪和眼泪,就是一场表演,拿母亲当道具,就算老泪再飚,演技再强,也不过是炒作。
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应在拿起鞭子鞭打世间丑恶一面的同时,竖起道德的旗帜,对百姓有正确的引导,让大家的思想不总停滞丑陋的一面,应看到世间的真善美,假如一切真相都以丑陋一面暴露在阳光下,那么何人还能重塑生命的希望。
我想媒体应对周其凤回家尽孝也好,道歉也罢给予肯定,并不认为是逢场作秀,动作夸张只是情不自禁把多年积聚在心底的感情集中表现了出来。这毕竟是中华优秀传统的体现,还要像坦荡荡的君子一样为大家树榜样,常回家看看。
然而面对舆论折磨,精神受到打扰的北大校长以及他年迈90岁的老母亲,媒体又是以高姿态以追求真相为由要一遍遍重复质问,不断伤害,难道这就是道德的力量迫使他们有如此作为吗?我想着并不是整个社会前进的推动力,他们感性胜过理想,炒作变成了真正的目的,媒体打着接近真理的旗号,用最真诚的态度,把话筒当做最锋利的刀锋,以最关爱社会的名义在受害者身上深深恶恶的划上一道,却看着造成的社会轰动面带微笑,好像要告诉全社会他们把道德推向风口浪尖,对于给别人造成的伤害,他们选择置身不理,冷漠麻木。就像让北大校长走不出作秀的尴尬,让伤害名人真情难露等,都是媒体带来的负能量。
我们学校也有校园电视台,报道学校中的点点滴滴。记得有一次记录了随手捡拾垃圾的身边榜样,但电视台小伙伴们始终没有把焦点聚集在那对垃圾视而不见的同学身上,更没有把他们骂的狗血喷头,没有偏离教育呼吁大家的目的。
媒体作为历史的论述者,就应肩负起道德的责任,在丑陋的现实面前给人以指引,在追求真相的过程中报以仁慈,竖起道德的航标,给人希望与力量,温暖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