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冬至的作文500字集合九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冬至的作文500字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冬至的作文500字 篇1
倾听着20xx年的脚步声,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冬至夜——这美好的一夜,北半球白昼在一年中最短的一天。
傍晚,我和弟弟早早的来到了外婆家,想与他们共同度过这温馨的一夜。外公外婆也正乐呵呵的迎接我们呢!
该吃晚饭了,外婆端来两碗赤豆糯米饭,笑着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我听了,急忙拿起勺子,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心想:我一定要快快长大!弟弟也想早点长大,一边夸饭香,一边埋头“苦干”哩。
吃完饭,我开始听外公讲有关冬至的传说,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还有,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
“百鬼夜行,午夜12点鬼门开,晚上记得早点回家睡觉哦!”外婆也插了一句,弟弟吓得毛骨悚然,搞得全家哈哈大笑。“骗你的啦!”外婆笑着说。“不过,也应该早点睡,添岁嘛!”在全家的笑声之中,我想起了杜甫的《小至》: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第二天醒来,是冬至节,太阳开始回来了,春天也越来越近……
冬至的作文500字 篇2
“冬至”韭菜高产优质抗寒韭菜新品种--冬至韭菜具有高产、优质、稳产、抗病、抗逆性较强等优点。冬至韭菜株丛直立、生长迅速、分蘖力强、粗纤维少、味美辛辣,叶片深绿色,叶宽1厘米,最宽可达2厘米,单棵重40克,株高60厘米以上,年收割韭菜10茬-11茬,亩产韭菜1.2万公斤左右。该品种特别是耐寒性极强,冬季不回秧,无休眠。在严寒的雪天,植株不枯萎,在当年的12月份,冬至节气迎青绿叶,而缓慢生长,该品种被誉为“冬至”。来年春季发棵早,比其它品种早上市20天左右。
冬至韭菜适应华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东北等地区露地、保护地栽培,是冬春季节生产韭菜的一个优良新品种。
冬至韭菜栽培技术1、整地施肥播种前每亩施入农家畜禽粪3方-4方,尿素或复合肥50公斤,最好氮、磷、钾三要素配方施入。然后深翻耕地,而后打埂,畦宽距可以根据所需而定。
冬至韭菜栽培技术2、播种要点播种量每亩露地1公斤,保护地(大棚)每亩3公斤-4公斤。播前先浸种,用茶水缸或其它陶器、工具作浸种用。用20℃-25℃温水或冷水浸泡6小时-8小时,然后把水控净。而后可以播种大田,播种方法可采用直线或三角形方法,株距5厘米-10厘米,行距30厘米。播种后及时覆盖1厘米-2厘米的细湿土,地面保持湿润,大约需10天-15天苗可出齐。3月份-5月份为大田直播时间。
冬至韭菜栽培技术3、田间管理幼苗期注意锄草和追肥。该品种吸收水肥量大,应勤浇水多施肥。当韭菜生长到10厘米-15厘米时,每亩施复合肥或尿素20公斤,然后浇水。施肥可与浇水同时进行,肥料直接撒入田间。苗生长到25厘米-35厘米时(即4片-5片叶),应需大水大肥,亩施复合肥或尿素25公斤,保持割一茬韭菜施两次肥,浇两次水。当年种植可割1刀-2刀,第二年以后每30天-35天割一茬。在封冬前10天浇一次大水,以保障韭菜安全越冬。
冬至的作文500字 篇3
冬至那一天,一大早我便吆喝妈妈早点起来和我一起包饺子,因为小时侯,妈妈常常对我说∶“冬至不吃饺子,耳朵会冻掉的。”
小时侯总会在妈妈的怀里哭呀,害怕耳朵会冻掉。(因为我不爱吃饺子。)现在一想起就会发笑,我当时是多么幼稚。妈妈买来饺馅,我们全家总动员,开始包起来,告诉你我可不是第一次包饺子了,已有一年的历史了。我托着饺子皮,惬意的往饺皮里放了一大块饺子馅,用手轻轻地捏了捏饺皮边,呵,第一个饺子包好了,我把自己的得意之做拿给了妈妈,妈妈只是微微一笑,我转开了话题,和妈妈爸爸亲昵地交谈着……过了一会,饺子熟了,看着那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我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我拉着妈妈的衣服撒娇地说∶“妈妈你给我讲冬至为什么吃饺子。”妈妈说:“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
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