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端午节的作文1400字三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的作文1400字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端午节的作文1400字 篇1
我一直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是有灵魂的,它们是神秘而沉默的隐居者,寂寂而生,寂寂而亡,也许我们与它们一辈子无缘相见。但我也相信,总会有那样的电闪雷鸣,将那些久冻成冰的隐藏者劈开,融解,使它们心心相映,魂魄相通。
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楚民们祭祀龙王爷的大日子。汨罗江上,正划着龙舟游玩以度假日的楚民们,突然听到屈原投江的噩耗,都争先恐后地划着自己的龙舟向屈原投江的地方飞奔而来。男人们在江中寻找,女人们则将祭品投入水中,让鱼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还有郎中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10天后,人们才找到屈原的遗体,含泪将他葬在江边,又将屈子住过的故宅改祠以祀。从此后每年的端午,人们都要举行隆重的朝庙仪式来祭拜屈子。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
屈原少年得志,傲然于自己的不凡身世,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渴望一场轰轰烈烈的人生。可屈原唯美、洁净,有一颗纯粹无比的透明之心,不能容忍一点点污迹,无法与小人通融一丝一隙,无法改变自己生命质地一分一毫。在这场争斗中,屈原的生命质地注定了他一开始就输了,因为对付一个高尚的纯粹的人,卑劣者有的是手段、心计和阴谋。屈原想做那“后皇嘉树”,“受命不迁”,想象那桔树一样美德容丽,端庄笔直。可一场冰刀霜剑,屈原便拨根而起,被丢弃到了一个远离故国家乡的地方。
无论漂泊到哪里,屈原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念念不忘的只有自己的故国家乡,认准了自己心中唯一的信念。直到最后,眼见得故都被破,怀王客死,国家将亡,屈原问天哭地,上怨昏君,中斥奸党,下责国人,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怀着无尽的悲愤纵身一跳,让那滔滔不绝的江水承载了他的千古爱恨,万世忧伤。
死亡,从屈原的纵身一跳开始,成为中国文学最为“惊彩绝艳”的一个主题,不仅仅因为屈原的行为,更因为他对死亡的选择与思考。
加谬说,哲学的根本问题是自杀问题,是决定是否值得活着的首要问题。可屈原不是一个哲学家,甚至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所以屈原的死是他的生命必然。屈原的死,不是一种逃避,而是一种抗争,一种掷地有声的发问。屈原是固执的,他握灵蛇之珠,抱荆山之玉,倘若将愤懑之情化为生存之道,定能活出另外一番天地来,那样的话,不但楚国少了一个含忠抱素的臣子,人类也会失去一个“虽九死犹未悔”的伟大诗人。
屈子之魂是诗人之魂。一个与日月争光的诗人,他的纯洁、从容、浪漫都是后人无可比拟的。屈原之忧,是忧国,忧世,忧人,忧天。屈原第一次用动天的悲哀鸣揭示了不平的世道和颠倒的人间,他的绝望虽源自个人的遭际,却无不浸染着对正义和爱的不懈追求以及对肮脏小人坚决不合作的精神。屈原之魂远逝,他的大美之文、丽雅之辞、奇崛之问,雄奇浩瀚的另类思维,峻急陡峭的奇思异问,直抵人类生命最深处的奥秘。屈原的《天问》,是诗史的开端,更是探索史的开端。惊才风逸、壮志烟高的屈子为千百年来怯懦的儒生确立了一个不可企及的精神高度。
魂兮归来!屈子虽逝,诗文永存,他的《离骚》、《九章》、《天问》、《哀郢》、《怀沙》等20余篇楚辞,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又一新文体——骚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文人。屈原的价值不只是在于他舒泄忧愤的长吟哀歌,更在于他对至诚至洁至美的丝毫不动摇的追求。他的狂歌,他的放情,他的荡志愉乐,无不是对美好人生的占有和回味。屈原所放弃的是卑琐的生命的浊泥污沙,获得的却是诗魂的永生。正因为有了屈子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召力,才有后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一脉相承,才使得爱国主义传统地不断发扬光大,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精神。
端午节的作文1400字 篇2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除了春节以外就数端午节最为热闹了,由于父母工作都很忙,小时候我常常跟姥姥一起呆在乡下。那时的端午节使我难以忘怀。
与平时的过年过节一样,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姥姥总会让我乖乖坐在床边,给我讲一些过节的规矩,例如“不许乱说话““不许偷吃冷粽子”“不许与小伙伴打闹”“不许玩水”……我总是批频频地点头。外婆就让我早早睡下,好让明天能有个好精神。
早晨,我早早地就起床了,穿好衣服就先奔向厨房,此时姥姥已把厨房里的一切都打理好了,灶台上绑着几捆桂叶和桂绳,白白嫩嫩的糯米静静地躺在盛满水的小木桶中,像一粒粒晶莹的珍珠,灶台上放着的几个小碟,里面盛着各种各样的料:有花生、有豆沙、有红糖。
于是,我就坐在桌上一边吃着早饭一边看着姥姥忙碌着。
把蛋放在锅里,不一会儿,蛋煮好了,姥姥就捞起一个最大的用红纸沾水染成了红色,再用干布擦拭干净,装进络子里,挂在我脖子上。接着,姥姥就往我兜里装着瓜子、糖果、花生,我往往十分高兴,因为这样,我又有好吃的了。
姥姥总是把我送到大门口,嘱咐着要我快些回来吃粽子。我总是一溜烟就消失了,找小伙伴玩了。
太阳也慢慢爬到正空中,姥姥家的厨房里已经飘出了桂叶的清香了,我就连忙蹿进厨房里,去挑已出锅的个大的粽子。一般我都会坐在门槛上把那个粽子吃得干干净净,偶尔会剩下几颗糯米粒给鸡吃,看着大公鸡的贪吃样,我也被逗乐了……
尽管如今过端午节,母亲每年都会包粽子,尽管母亲的手艺一点也不比姥姥逊色,但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我真怀念儿时的端午节啊!
很多年没有回老家过节了,真是想念那香香的三角粽。老家的习俗很多,而我记着的不多。
系百索子。姥姥每年都会把五色的丝线拧成细绳,很长很长。第二天早晨起来,我的胳膊上早已系上了。不用说,是姥姥第一个来到我的身边。
贴符。每年,门框上都要贴符的。有的是用单色的黄纸折的,有的则是用五色纸编的。姥姥也曾经教我折过,到现在已经淡忘得一干二净了。
再别的习俗我真是记不起来了,只是每年端午的百十来个粽子却不能忘记。
粽子包起来不太容易,必须把粽叶折好,否则会“露馅”的。虽说难包,种类也不少:大米包的红枣粽子,小米包的蜜枣粽子,还有江米包的什么粽子。
煮粽子要用大锅,时间也得很长。往往我都等得要流口水了,姥姥还是不给我吃,太难熟了。刚刚出锅的粽子不好吃。有一次,我迫不及待,吃饱了,才知道舌头上起了泡。
马上,这些喷香的粽子会被放进盛满凉水的盆里降温,那时我早已吃饱了。
后来的许多天,一日三餐总会有粽子的。。
香香的粽子勾起我的思绪,甜甜的吆喝勾起我的思念。
端午节是全年四大节之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端午节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五毒蛇开始活跃,鬼魅魍魉也会猖獗,这些都会给人特别是会给无所顾忌又无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灾难,必须在五月端这天集中地为孩子消灾防毒,因此,人们又把五月端说成是“小孩节”或“娃娃节”。
端午节的活动很丰富,从早晨天蒙蒙亮开始,一直持续到正午才结束。
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主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我虽然没见过赛龙舟,但是我想赛龙舟时一定很热闹。
我喜欢端午节,因为端午节可以吃粽子,粽子香喷喷的、甜丝丝的,真香!真好吃!哎呀,还是不要说了,我一说就流口水了。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除了春节以外就数端午节最为热闹了,由于父母工作都很忙,小时候我常常跟姥姥一起呆在乡下。那时的端午节使我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