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文学教学法的的专著,语言晦涩,理论高深。看到这本书时,自觉很难取经。
庆幸蒙台梭利,福禄贝尔,杜威,卢梭……是大学时的常客,所以读来像是不停地与先哲对话。
朱自强老师认为,中国小学语文教育的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而我正是这个转变的切实体会者。
六年级以前,语文老师上课只知道教给我们认字、写字、背课文。
那时候背诵的文章《珍珠鸟》《少年闰土》……哪有什么背诵优美段落,都是全文背诵,不管懂不懂其中的含义,都要先背过再说。
那时的我并不懂什么是儿童文学,只觉得课外的书要比课内的有趣,时常拿一些课外书来读一读。
升入七年级,一阵改革风刮来,猛然间,我们的课堂变成了学生上课、小组合作、自主课堂。这股风,风力8级,在当时的教育界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时至今日,教育改革已经探索多年,小学语文教师们也逐渐将儿童文学纳入语文阅读的实践之中。
朱老师通过五个章节,给我们分析了理论建构的重要意义(其中包括“建构论”语文观、“儿童本位”的儿童观、儿童文学理论)和方法操作的注意事项。
其中,最吸引我的,是朱老师对“工具论”的质疑。通过对三位元老级教育学者的批判式工具论的阐述,他以皮亚杰“建构论”为基础,建构出具有整体性、普遍性的儿童文学阅读教学法。
他所持有的语文观,认为“创造自己的思想并通过语言来表达思想才是语文教育的首要工作”,并否定了孤立背诵课文的教育意义,还认为对于词语的理解都要放到具体的段落中去……
我保留意见:比如经典诵读,不求甚解的记诵,脱离孩子生活语境的文字,我仍然觉得可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