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甲卷作文

2021-06-15高考作文

2021年全国甲卷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年全国甲卷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全国甲卷作文1

  从“可为”到“有为”关键在于“为”

  讨论“可为与有为”这一话题必须弄清楚“可为”与“有为”这两个词的含义,可,值得;能够。可见“可为” 在这里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值得做的”即有价值的事,二是“能够做的”,即有能力做的事。相对于“可为”,“有为”就简单得多,在这里是有作为之意。每个人都希望成为大有作为的人,想大有作为首先要知道哪些事是对社会有价值的事,哪些是值得做的事,另外要有能力做这些事。这还不够,关键还在于“为”,要去做,临渊徒羡鱼,不如去结网。

  每个时代都需要有为者,每个人都希望在自己的时代大有作为,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有为者呢?我想这个观点不会有人反对——面对应为且能为事必为之,是谓有为者。以此标准来进行判断,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等革命烈士,他们处在中国生死存亡的关头,救亡图存是历史交个他们的使命,是那个时代最值得做的事,并且他们都有能力,比如李大钊是早稻田大学的高材生,他是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之一,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条救中国的道路,可以说有能力去做值得做的事。“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就是对大钊先生 “可为”的高度概括,更为关键的是他们努力去“为”了,而且是用自己的生命去“为”,牺牲时李大钊38岁,夏明翰28岁,方志敏36岁,杨靖宇35岁,可以肯定的说,他们是那个时代的有为者,同样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时代楷模也是社会主义建设年代的有为者。

  诚然“可为”“为”都是“有为”的必要条件,但是我们不能等待各方面条件都成熟之后再去“为”。革命烈士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明知不可而“为”之,在革命尚在“星星之火”时期,他们勉励而为之,甚至为之献出生命。只济济于自己的利益得失的才会“坐等条件成熟”,没有把自己的理想融入时代才会“内卷”“躺平”,从“可为”到“有为”关键还在于“为”。

  我们处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时代是命题者,我们是答卷者,人民是阅卷者。我们怎样才能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培植远大的家国情怀,不断增长自己的本领,最重要的是脚踏实地去“为”,则“有为”目标可期矣!

  全国甲卷作文2

  执“可为”之手,与“有为”偕老

  时值仲夏,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五四”青年节、歌曲《义勇军进行曲》、诗词《沁园春·雪》、革命烈士李大钊、榜样雷锋等已经深深融入了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应执“可为”之手,与“有为”偕老,把自己的未来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如果自己是一棵普通的小草,那就把兰花当成榜样;如果自己是一棵普通的树木,就把松树当成榜样。兰和松在李白的心里是一种美好的象征,是成才的代表,是良好的德行,这也是我们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应该拥有的“可为”之愿。勇于抗争,敢于创造,不怕牺牲,顽强不息,这是我们的中华民族精神。在西方神话中,神创造一切,安排一切,且神不容置疑。而在我们中华民族的远古神话中,盘古开天辟地,创造生存环境;女娲炼石补天,化解自然天灾;燧人氏钻木取火,方能控制自然;神农氏遍尝百草,结束饥荒时代;伏羲创历结制,中华文明由此开始;后羿弯弓射日,才有适宜天气……这些神话的核心就是抗争、创造和牺牲。这些“可为”的精神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魂魄,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之中。也正是拥有这种“可为”的精神,中华文明才成为唯一保存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才能在近代遭受重大屈辱后迅速屹立世界。我们应执“可为”之手,志存高远,化目标为行动,把梦想变为现实。
“种竹交加翠,栽桃烂漫红”。杜甫的这一诗句里蕴含了一种人生的追求,就是我种桃花的时候要把桃花种得“烂漫红”,我种竹子的时候要把竹子种得非常的翠绿。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有为”青年,简单地说就是种花我就把花种好,种竹子就把种竹子种好,我不谈漫无边际、崇高远大的理想,也不谈那么虚无缥缈、遥不可及的未来,我谈的就是眼前的事,把眼前的事情做好,这就是“持于志”后的“成于行”。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所有惊天动地的奇迹,无不始于每一件小事、每一项任务、每一份职责。一群群快递小哥把包裹交到客户手上,织就了世界最大的物流运输网络;一支支科研尖兵埋头枯燥的仪器与数据,创造出“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成就;一位位基层干部和贫困群众一起“汗珠子摔八瓣”,书写下“最成功的扶贫故事”……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在新时代的逐梦路上,我们要与“有为”偕老,注重苦干、实干和巧干,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
“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中庸》认为我们要对整个社会负责,我们要对全人类负责,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要尽可能地为大家服务,所以说,为社会负责、为人类负责,这样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建立功业。2004年《感动中国》给袁隆平的颁奖词曾写道:“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袁老常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如今,水稻高产的梦想早已变成现实,杂交水稻也在印度、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等国家大面积种植。为了实现梦想,袁老和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从未停止过探索的步伐。美国一位学者说,袁隆平让“饥饿的威胁在退却,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是中国科学家对人类、对世界的贡献,也是对历史、对文明的贡献。英雄虽已离去,精神永驻心间!在当下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里,我们作为一名新一代的青年人,应执“可为”之手,与“有为”偕老,努力成为一个为社会负责、为人类奉献的“勇为”青年。

  “可为”诚可贵,“有为”价更高。曾国藩曾说,人要想做成大事需要有两个基本的心态,第一规模远大,第二综理密微。我认为这两件事情缺一不可,毕竟作为一名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三学子,我们理应执“可为”之手,与“有为”偕老,知行合一,做一个“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的新青年。

上一篇:2021年全国新高考Ⅱ卷高考作文范文(通用5篇)下一篇:2021全国新高考Ⅰ卷高考优秀作文(精选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