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曼彻斯特》没有幻想,没有改变,潮退后,他仍然回到他的那个老壳中,继续麻木地生活。这样的结局不主流,不励志,就像一颗无法拔掉的刺,真实地梗在你的喉间,够你反刍好久。
文艺片《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一:
像很多文艺片一样,本片开场非常“平常”,但一点也不“平淡”。因为除了给出主角的日常工作,观众依然对他一无所知;敏感的观众,可以从很多场景和表演的细节,看出主角身上“有戏”,接下来,似乎可以期待很精彩的戏剧冲突。
影片接下来的情节,似乎也在逐渐揭示所谓“戏肉”,可能是一出家庭闹剧:这当中涉及到兄弟、夫妻、父子、叔侄的关系,其核心,可能是兄弟强加的对侄子的抚养权问题。
先不说后面的转折,影片前半段在展示这些表面情节时,若隐若现似乎有所保留。比如,主角看起来比较怪,别人看他的眼光不一样,特别是家乡熟人对他的态度,总有一种热情中夹杂着担忧的神情,然后再回头细品,“热情”也变了味,依稀更多是“同情”。再联系主角那种“近乡情怯”的表现,在“海边的曼彻斯特”那座小镇里,一定发生过什么事情让他难以忘怀。
这种对真相的期待,可能会让不耐烦的观众、有按“快进”的冲动。但文艺片老饕们都懂,这种“欲盖弥彰”的隐忍,才是此类影片的魅力所在。其中关键,在于编导得在“揭示”那一刻前、提供足够丰富的细节,一方面让观众的胃口越吊越高,另一方面,则为提升“揭示”的震撼效果,而暗自积蓄力量。
本片在这方面的动作,多半靠那些貌似不经意的“闪回”。通过那些回忆场景,编导让观众了解了处于不同时期、处理不同关系时的主角,但这种了解,同时又被刻意局限在难以融合的范围内,观众虽说对主角过去的生活、以及他的个性了解更多,但这些细节还缺少一个担任连接——确切地说是“转折”——的关键节点;在这些有意制造的支离破碎细节中,编导无论是在情节演进节奏上,还是在观众的情绪上,都储备了足够的能量。
然后,那个“真相揭示”的一刻,果然来临了。
说实话,尽管我已经做好了准备,但还是没想到会是那样的事实。那个闪回的段落特别揪心,作为影迷,你一方面知道,真相就是在这一个段落里揭示;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常人,你又会祈祷真相不是画面步步展现的那个才好……这就像你作为路人,看着一辆车坠入深渊,却什么都做不了的感觉。那一刻,你才领略人生之无常。
而且,正因为前面对主角有足够铺垫,中间这个真相揭示时,相当于填补了关键的一个节点,主角的性格发展轨迹,一下子清晰起来;此前模糊有些难以把握的形象,也一下子生动起来。但这种生动,是以“心疼”为代价的,因为此时的观众不知道,主角是否能从那种影响中走出来。
按照常规文艺片的套路,主角确乎应该走出来,否则无法“温暖人心”,让观众的情绪何处安放?但本片出格的地方就在这里:它并不是一部疗伤片,更不是励志片。在主角经历非常遭遇后,观众的所有美好愿望,最后并没有实现。
是编导冷酷么?倒也不是。恰恰相反,在影片后半段中,编导安排了不少轻松、甚至可以说是幽默的喜剧桥段,来为主角与侄子的互动,增添更为生动的生活细节。但就电影表现手法而言,这些情节的编排,和前半段“闪回”的运用,其目的,都是为了“误导”观众的预期。就当观众以为可以“守得云开见月明”时,影片戛然而止。
这怎么能算一个满意的结局?难道让观众紧绷的情绪得到释放不才是完美收官么?
这得看你从什么角度来看了。我个人认为,这种情绪上不完满的结局,才更真实。毕竟,生活中不是每段悲惨遭遇,都能完成心灵救赎;现实可能恰恰相反:悲痛太深,走不出来的,会占绝大多数。至少脆弱如我,发生本片主角那样的事,那也是无论如何都转不过弯来。
没有救赎就真的没有提升么?也不尽然。本片也不是在卖惨,它只是不像“心灵鸡汤”们那样贩卖所谓“正能量”;它想说的是,如果你的生活中充满负能量,那也是OK的。这乍听起来,不像什么微言大义的生活真谛;但很多时候,生活就是生活,不是每一段人生,都有真谛加持。《海边的曼彻斯特》中的男主角,只不过是依从其本心罢了。
这样一个故事,固然无法令人放松,但它有另一种“释然”效应:它会让人愈加珍惜眼前的幸福。也许你在观影时,会和主角一般、痛得无法呼吸;但走出影院,承认这个世界悲喜交加,你会想去拥抱你的家人。银幕上虚幻而真实的悲喜境遇,不仅能激发你心底最深处的柔弱,也能鼓舞你前行。
这样一种“悲伤如暗流涌动”的遭遇,对演员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因为角色将那种悲痛,埋藏在最心里;可又因为悲痛的能量实在太强大,不仅时不时会泄露一点,还会让整个人发生气质上的变化——这也是片中家乡熟人对他的古怪反应所在。
据说作为本片监制的马特·戴蒙,原本是想自导自演的;“呆萌”的天分和功力,自然不容小觑。但我觉得,观众应该庆幸、最后是卡西·阿弗莱克拿到了这个角色。完全不同于他的大块头哥哥,卡西身上,有种天生的柔弱而敏感的气质。可单有那种气质,还演不活本片的主角,这个角色最大的难点,在于演出他因为巨大的悲痛而麻木、同时又因被压抑的情感而时刻处于爆发边缘的感觉。卡西很完美地演出了那种层次感,更精准地把握了情绪收放的度。最典型的,是他与前妻“街边谈心”那一幕,就像演唱技巧中“裂而不破”的境界,观众能清晰感受到角色禁锢的心灵、因为最亲爱的人的敲击、而裂开了一丝小缝,但他又不容许完全敞开心扉到情绪奔溃……这当中的微妙,可能越是成熟的人,越能体会得到。
如果说卡西的表演,是“容万般复杂于不动声色”,那米歇尔·威廉姆斯的演绎,则是“大巧不工,以情动人”。她的角色,完全不像男主角那么善于掩饰内心;所以,米歇尔的表演,在于去除表演的痕迹,丢掉一切明星光环,让人只看到角色的真性情。同样是街头那一幕,二位的表演形成鲜明的对比,但都契合了各自角色的特质。
如果说我对本片有什么不满之处的话,个别地方配乐的喧宾夺主,可算得一桩。对于本片这样纪实风格的作品,故事本身和演员的而表演,本身就具有足够张力了;在某些情绪释放最强烈的时刻,观众从氛围与表演中,可以感受得更为真切。此时如果配乐表现强势,反倒会弱化场景的感染力。比如说片中警察局那场戏,特别是当男主角做出那样的举动后,我很遗憾配乐的捣乱;在那一刻,我认为最自然的现场音才最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