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程》阅读理解及答案

2020-12-30苦难

《美的历程》阅读理解及答案

  《美的历程》阅读理解及答案

  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母系社会大概相对说来比较和平安定,其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图象化的符号形象也如此。

  仰韶型和马家窑型的彩陶纹样,其特征恰好是这相对和平稳定的社会氛围的反照。那各种形态的鱼,那奔驰的狗,那爬行的蜥蜴,那拙笨的鸟和蛙,特别是那陶盆里的人面含鱼的形象,它们虽明显具有巫术礼仪的图腾性质,其具体含义已不可知,但从这些形象本身所直接传达出来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识,却可以清晰地使人感到:这里还没有沉重、恐怖、神秘和紧张,而是生动、活泼、纯朴和天真,是一派生气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

  仰韶彩陶的特点,是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多,其中尤以鱼纹最普遍,有十余种。据闻一多《说鱼》,鱼在中国语言中具有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但闻一多最早也只说到《诗经》《周易》。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它进一步追溯到这些仰韶彩陶呢?像仰韶期半坡彩陶屡见的多种鱼纹和含鱼人面,它们的巫术礼仪含义是否就在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长久不绝的祝福?

  社会在发展,陶器造型和纹样也在继续变化。和全世界各民族完全一致,占居新时器时代陶器纹饰走廊的,并非动物纹样,而是抽象的几何纹,即各式各样的曲线、直线、水纹、漩涡纹、三角形、锯齿纹种种。

  其实,仰韶、马家窑的某些几何纹样已比较清晰地表明,它们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的。由再现(模拟)到表现(抽象化),由写实到符号化,这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也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即是说,在后世看来似乎只是美观、装饰而并无具体含义和内容的抽象几何纹样,其实在当年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内容和含义,即具有严重的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的。似乎是纯形式的几何纹样,在原始人们的感受却远不只是均衡对称的形式快感,而具有复杂的观念、想象的意义在内。巫术礼仪的图腾形象逐渐简化和抽象化成为纯形式的几何图案(符号),它的原始图腾含义不但没有消失,并且由于几何纹饰经常比动物形象更多地布满器身,这种含义反而更加强了。可见,抽象几何纹饰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如前所说,这正是美和审美在对象和主体两方面的共同特点。这个共同特点便是积淀:内容积淀为形式、想象,观念积淀为感受。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下列关于有意味的形式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有意味的形式是一个经由再现到表现,再到事实,最后到符号化的

  B.有意味的形式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以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居多,尤以鱼纹最为普遍。

  C.有意味的形式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

  D.在有意味的形式中,原始的图腾含义逐渐消失,抽象的几何纹饰逐渐增多。

  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母系氏族社会氛围反照了仰韶彩陶纹样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识。

  B.仰韶彩陶中的鱼纹明显包含了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

  C.闻一多先生把鱼的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追溯到《诗经》《周易》。

  D.仰韶彩陶身上的某些几何纹饰比动物形象更多,其原始图腾含义得到加强。

  3.从全文来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母系氏族社会的巫术礼仪、原始图像及其把图像化符号形象是相对和平安定的。

  B.仰韶彩陶中的鱼纹多达十余中,鱼纹意味着先民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的祝福。

  C.由图腾形象抽象化而来的几何纹饰,一般包含着形式、想象等观念内容。

  D.新石器时期的仰韶彩陶上的动物形象呈现出生气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

参考答案:

  1、【答案】C(信息在最后一段倒数第三行。)

  【解析】A、参照最后一段由再现(模拟)到表现(抽象化),由写实到符号化,这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也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题干中再到事实,最后到符号化的表述属无中生有。B、参照倒数第二段最后一句并非动物纹样,而是抽象的几何纹,即各式各样的曲线、直线、水纹、漩涡纹、三角形、锯齿纹种种C、参照最后一段它的原始图腾含义不但没有消失,并且由于几何纹饰经常比动物形象更多地布满器身,这种含义反而更加强了。

  2、【答案】A

  【解析】信息在第二段第一行仰韶型和马家窑型的彩陶纹样,其特征恰好是这相对和平稳定的社会氛围的反照。

  3、【答案】D

  【解析】A的错误依据在第一段,原文中有大概相对说来的限制语。

  B的错误依据第三段它们的巫术礼仪含义是否就在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长久不绝的祝福?。原文是含问号的,是启人思考的一个说法,不是肯定判断。C、原文说具有复杂的观念、想象的意义在内。

  《美的历程》阅读练习及答案

  随着时代的发展,诗、画中的美学趣味也在变化。从北宋前期经后期过渡到南宋,无我之境便逐渐在向有我之境迁移变异,这与占画坛统治地位的院体画派的作风有重要关系。以愉悦帝王为目的,甚至皇帝也亲自参加创作的北宋宫廷画院,把追求细节的忠实写实发展到了顶峰,对细节真实的追求成了院体画的重要审美标准。于是,柔细纤纤的工笔花鸟很自然地成了这一标准的最好体现和独步一时的艺坛冠冕。尽管已开始有与此相对抗的所谓文人墨戏,但整个说来,上行下效,从院内到院外,追求细节真实日益成为画坛的重要趋向。

  与细节真实并行而更值得重视的院体画的另一审美趣味,是对诗意的极力提倡。虽然以诗情入画并非由此开始.但作为一种高级审美理想和艺术趣味的自觉提倡,并日益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美学标准,都要从这里算起。画面的诗意追求开始成为中国山水画的自觉要求。但院体画不是从现实生活中而主要是从书面诗词中去寻求诗意,这是一种虽优雅却纤细的趣味。这种审美趣味在北宋后期即已形成,到南宋院体画中达到最高水平和最佳状态,从而创造了与北宋前期山水画很不相同的另一种类型的艺术意境。

  如果看一下南宋画家马远、夏硅以及其他人的许多小品,这一特色便极鲜明。它们大都是在颇为工致精细的、极有选择的有限场景、对象、题材和布局中,传达出抒情性非常浓厚的某一特定的诗情画意来。细节真实和诗意追求正是它们的美学特色,与北宋前期那种整体而多义、丰满而不细致的情况很不一样,不再是北宋那种气势雄浑邈远的客观山水。南宋山水画把人们审美感受中的想象、情感、理解诸因素引向更为确定的方向,引向更为明确的观念或主题,这就是宋元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的第二种艺术意境。

  这是不是有我之境呢?是,又不是。相对于第一种意境,可以说是,因为艺术家的主观情感、观念在这里有更多的直接表露。但它又不是,因为无论在对对象的忠实描写上,或抒发主观情感观念上,它仍然保持了比较客观的态度。诗意的追求和情感的抒发,尽管比北宋山水已远为自觉和突出,但基本仍从属于对自然景色的真实再现这一前提之下,所以,它处在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过渡行程之中,是厚重的院体画而决非意气的文人画,基本仍应属无我之境。而宋元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的第三种艺术意境有我之境,则要由元代文人画来确立。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1.下列有关院体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诗意的极力提倡是院体画更值得重视的一种审美趣味。但院体画不是从现实生活中而主要是从书面诗词中去寻求诗意的,这是一种虽优雅却纤细的趣味。

  B.南宋院体画将北宋后期即已形成的追求诗意的审美趣味发展到最高水平和最佳状态,从而创造了与北宋前期山水画很不相同的另一种类型的艺术意境。

  C.院体画把人们审美感受中的想象、情感、理解诸因素引向更为确定的方向,引向更为明确的观念或主题,这是宋元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的第二种艺术意境。

  D.以诗情人画并非由院体画开始,但作为一种高级审美理想和艺术趣味的自觉提倡,并日益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美学标准,则是从院体画开始。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北宋前期经后期过渡到南宋,诗、画中的美学趣味从无我之境逐渐向有我之境迁移变异,这与占画坛统治地位的院体画派的作风有重要关系。

  B.宋元山水画的发展经历了三种艺术意境:北宋前期的无我之境,南宋时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过渡,元朝文入画的有我之境。

  C.马远、夏珪等人的作品都是在颇为工致精细的、极有选择的有限场景、对象、题材和布局中,传达出抒情性非常浓厚的某一特定的诗情画意来。

  D.南宋山水画无论在对对象的忠实描写上,或抒发主观情感观念上,仍然保持了比较客观的态度,基本上仍以对自然景色的真实再现为前提。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工笔花鸟成为独步一时的艺坛冠冕,追求细节真实也因上行下效而日益成为画坛的重要趋向,这说明画中美学趣味的变化与社会的崇尚有很大关系。

  B.北宋山水是那种气势雄浑邈远的客观山水,具有整体而多义、丰满而不细致的特点;而南宋山水只注重艺术家主观情感观念的直接表露,不注重客观写实。

  C.文中所提到的院体画分为两类:工笔花鸟画和山水画。前者主要体现的是追求细节真实这一美学标准,后者主要体现的`是对画面的诗意追求这一美学标准。

  D.南宋山水画虽然比北宋山水画在诗意的追求和情感的抒发上已远为自觉和突出,但仍属于厚重的院体画,而决非意气的文人画

  参考答案: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C(偷换概念,院体画不同于原文所说的南宋山水画)

  2.C(以偏概全,不是都是而是大都是)

  3.B(对南宋山水画特点的理解和分析过于绝对)

上一篇:太空医院小学作文下一篇:低碳生活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