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年级小学作文1400字7篇,欢迎大家分享。
六年级小学作文1400字 篇1
桃花溪在湖南桃源县桃源山下。溪岸多桃林,暮春时节,落英缤纷,溪水流霞。相传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这里为背景的。张旭描写的桃花溪,虽然不一定是指这里,但却暗用其意境。此诗构思婉曲,情趣深远,画意甚浓。
“隐隐飞桥隔野烟”,起笔就引人入胜:深山野谷,云烟缭绕;透过云烟望去,那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忽隐忽现,似有似无,恍若在虚空里飞腾。这境界多么幽深、神秘,令人朦朦胧胧,如入仙境。在这里,静止的桥和浮动的野烟相映成趣:野烟使桥化静为动,虚无飘渺,临空而飞;桥使野烟化动为静,宛如垂挂一道轻纱帏幔。隔着这帏幔看桥,使人格外感到一种朦胧美。“隔”字,使这两种景物交相映衬,溶成一个艺术整体;“隔”字还暗示出诗人是在远观,若是站在桥边,就不会有“隔”的感觉了。
近处,水中露出嶙峋岩石,如岛如屿(石矶);那飘流着片片落花的溪上,有渔船在轻摇,景色清幽明丽。“石矶西畔问渔船”,一个“问”字,诗人也自入画图之中了,使我们从这幅山水画中,既见山水之容光,又见人物之情态。诗人伫立在古老的石矶旁,望着溪上飘流不尽的桃花瓣和渔船出神,恍惚间,他似乎把眼前的渔人当作当年曾经进入桃花源中的武陵渔人。“问渔船”三字,逼真地表现出这种心驰神往的情态。他问得天真有趣:“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他似乎真的认为这“随流长”的桃花瓣是由桃花源流出来的,因而由桃花而联想起进入桃源之洞。这洞究竟在桃花溪的什么地方呢?这句问讯渔人的话,深深表达出诗人向往世外桃源的急切心情。然而桃花源本是虚构的,诗人当然也知道渔人无可奉答,他是明知故问,这也隐约地透露出诗人感到理想境界渺茫难求的怅惘心情。诗到此戛然止笔,而末句提出的问题却引起人们种种美妙的遐想。诗人的画笔,玲珑剔透,由远而近,由实及虚,不断地变换角度,展现景物;但又不作繁腻的描写,淡淡几笔,略露轮廓,情蓄景中,趣在墨外,就象一幅写意画,清远含蓄,耐人寻味。
张长史,即张旭,唐吴郡(江苏苏州)人,生卒年月不详。字伯高,官至金吾长史,故世称张长史。喜饮酒,往往大醉后挥毫作书,或以头发濡墨作书,如醉如痴,世人称之为“张颠”,与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进、崔宗之、苏晋、焦遂称为酒中八仙。他精工楷书、草书,尤以草书称着。他的书法得于二王,而又独创新意。楷书《郎官石柱记》,取欧阳询、虞世南笔法,端庄严谨,不失规矩,展现出楷书的精妙。《宣和书谱》中评说:“其名本以颠草,而至于小楷行草又不减草字之妙,其草字虽然奇怪百出,而求其源流,无一点画不该规矩者。”
他得书法得之于“二王”而又能独创新意。他的楷书端正谨严。规矩至极,黄山谷誉为“唐人正书无能出其右者”。若说他的楷书是继承多于创造,那么他的草书则是书法上了不起的创新与发展了。韩愈说:“旭善草书,不治他技故旭之书,变动如鬼神,不可端睨。”杜甫在《八仙歌》中写道:“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他能把书法艺术升华到,用抽象的点线去表现书法家思想情感高度的艺术境界。在书法艺术中,他的字貌似怪而不怪,关键在于点画用笔完全符合传统规矩。可以说,他是用传统技法表现自己的个性,而在书法上成了有创造力的无愧于自己时代的书法家。博大清新,纵逸豪放之处,远远超过了前代书法家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盛唐气象。
张旭性格豪放,嗜好饮酒,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然后回到桌前,提笔落墨,一挥而就。
有人说他粗鲁,给他取了个张癫的雅号。其实他很细心,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所触到的事物,都能启发写字。偶有所获,即熔冶于自己的书法中。
当时人们只要得到他的片纸支字,都视若珍品,世袭真藏。那时候,张旭有个邻居,家境贫困,听说张旭性情慷慨,就写信给张旭,希望得到他的资助。张旭非常同情邻人,便在信中说道:您只要说这信是张旭写的,要价可上百金。邻人将信照着他的话上街售卖,果然不到半日就被争购一空。邻人高兴地回到家,并向张旭致万分的感谢。当时人们把张旭的草书与李白的诗词,斐旻的剑舞合称三绝。
六年级小学作文1400字 篇2
近日,由于向家坝水电站截流施工的原因,金沙江河流从中间被生生劈成两半,一边让河流继续浩浩东去,一边就围堰施工筑堤坝。这时,被筑堤坝的那部分由于上游被拦截便没有了水,于是那尘封亿年的,严格说是自地球上地形地貌形成起就从没打开过的金沙江河底今日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展现了她不为人知的旖旎风光,犹如一位婷婷少女揭开最后一层美丽的薄纱,光滑柔美的酮体尽收眼中。县城的很多居民知道后都产生一种盛大的神秘的好奇心,三三两两,或一群群结伴而前往观看。我也禁不住那神秘的向往之心,在一个晚饭后前去欣赏。
临近施工区,就已感受到向家坝电站施工的紧紧凑凑、忙忙碌碌、有序无乱。只见施工区的巨型车辆装着泥土、石头,来来回回从身边奔跑着、呼啸着。再走近施工区,巨大的响声扑面而来,真的是震耳欲聋。只见那挖掘机、钻石机……轰隆隆、响当当的声音挖个不停,钻个不停。让这两边静静地的青山见证了历史的痕迹。真的感觉到现代工具的巨大力量,能在短短几年、十几年的时间,就将滔滔的河流河拦腰切断,创造出高峡出平湖的蔚为壮观之景,一座高高耸立的巨型电站就为人类造福、贡献。
还好,一路经过施工区时并没有遭到工作人员的吼吓和阻拦,让我们一群不谋而合的好奇观赏者顺利前去。兴许他们是理解、满足县城观赏者前往对河底的好奇之心吧,便没有横加阻挡。
两岸高山峡谷,青山对峙。来到昔日的河底,只见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巨石嶙峋,突兀森严,奇形怪状,错落无致……每一坨石头都被上万年,上亿年的河水冲刷的坑坑洼洼,洞洞眼眼,凹凹凸凸,高高低低,嶙嶙峋峋……像什么?什么都像,也什么都不像。只要在你脑海里意念出什么样的动物、植物……那些怪怪的石头就像什么动物、植物。真的,那简直就是一幅巨大的、无与伦比的奇妙图画,这是任何一个丹青画家也不能用手中的笔所能描绘的、展现的,毕竟大自然的美才是最精妙的、最神奇的。难怪更多的人都欣赏这自然的美,原始的美。
我轻轻踩着河床上的每一坨石头,想着曾经江水滔滔,生云生烟,烟波浩渺;纤夫足迹,号声溢灌峡谷;水拍云崖暖,鱼戏虾逐;千帆驶过,山随水动;野渡舟自横,谁家媳妇洗衣淘菜;月夜江边情人相会,有江水作证,如江水永恒……的旖旎图画再也难现,惊叹这从未开启的河底于今日被我们现代的人,现代的工具把她展现于世,真的为我们现代的人,现代的工具所折服、称赞,人类的智慧和力量真的是伟大的,无穷的,无限的,无尽的。站在深深的宽广的河底,放眼望望四周巨大的堤坝,巍峨的大山,奔跑的车辆,空中来回运送石料的缆车,仿佛觉得自己站在那里犹如一只渺小的蚂蚁,也像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
细心观察了一下,每一坨石头被水冲击的那面都被抹的光滑圆润,而背面,也就是反面这边就棱棱角角,凹凹凸凸,洞洞眼眼……那一片的河坝石头看起就像原野上一群群奔跑的马呀、羊呀、牛呀……其中有几坨庞大的石头非常突兀擎天,傲然屹立,惟妙惟肖,像一只正待腾飞的雄鹰,像卧水吞饮的水牛,像引颈高昂的雄鸡……真的是入木三分呀!就那只像正待腾飞的雄鹰的整个石头就足足有几十吨重,长约二三十米。而这些奇形怪状的巨石已被三峡公司保护起来,准备运走,拿去保存、展览,记录历史。
同行的很多观赏者也都在河床上来来回回、反反复复、仔仔细细的捡一些大大小小的奇石,以作纪念和观赏,因为都说这些石头渐渐没有了,绝迹了……也听说有人在这里收购石头——游冠(读四声)石(鹅卵石),5元钱一坨,大小不论,规格不依,有无图形花纹也不讲究,只要是光滑的,完整的就行。是啊,多少年后,那怕是这些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石头也会成为物以稀为贵了!
甚是遗憾,忘记带上相机把那一坨坨奇形怪状的石头拍摄下来留作纪念。因为过些日子河水又要劈开从这里流过,围堰施工那边的堤坝,再过些日子整个堤坝修好后,河水又要淹没整个河床。那样就再也见不到这河底了。于是只好用随身的手机未尽然拍摄,以作岁月沉甸甸的记忆。
这时候施工区的灯已亮起,黑夜开始笼罩着整个峡谷,整个施工区。观赏者也渐渐离去,我也随着人群离开。在往回走的时候,还有后来者继续前来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