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马拉松作文
人生马拉松作文1
张静初是顾长卫新片《孔雀》的女主角,这部影片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张静初一举成名天下知。没过几天,徐克的大片《七剑》等六部电影邀请她出演女主角,大导演吴宇森更是对她赞赏有加,请她担纲历史巨片《赤壁》的女主角。一次举行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明星富豪穿梭登台,张静初静静坐在一角。轮到她上台时,有记者将她捧为“继章子怡之后中国影坛又一个幸运儿”,她听了淡淡地一笑说:“有些人是以长跑的姿态进入跑道的,有些人则以短跑的姿态进入跑道,暂时落后了你不能急躁,必须明白自己是跑长跑的,耐力和定力最重要。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赢到最后才叫赢。”她的话说完,记者们破例为她鼓掌。
张静初是有定力的女孩。她中专毕业后做了老师,两个月以后认为自己不适合做这份工作,马上辞职来到北京考中戏。录取后,同学们争相出演影视剧,她却从不去争。她冷静地说:现在正是我修内功的时候,人生的路还长,不能太急。许多同学成名了,她还是那样平静。终于,她的内功练成了,等到了一只属于她的美丽的“孔雀”。
四川作家阿来也是如此,他写作二十多年仍寂然无名,许多人认定他在创作上不会再有作为,他也隐约对自己感到失望。但他不忍心也不甘心多年的心血就这样白费,又重新操起笔开始写作,五年之后,一部获茅盾文学奖的力作《尘埃落定》横空出世。
就像张静初说的那样,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你要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运动员。还有一点最重要,你千万不能放弃,必须像阿来那样坚持,否则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机会。
人生马拉松作文2
人生就像马拉松,获胜不在于突然爆发,而在于坚持,你有许多个理由放弃,也要给自己一个理由坚持下去······这句话是多么经典!今天,我真正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下午第二节课,是体育课。这节课,男生与女生两队中各10名跑的最快的要进行最后的较量,每队的前6名将参加田径比赛。
开始比赛了,体育吕老师让我们排好队,做好起跑的姿势。“三·····二······一······跑!!!”吕老师高声喊。“咻~~”10位女生向前飞奔而去。所有的女生看上去都使劲了全力,一下子就把我远远甩在了后头。我在心里暗暗地像:200米耶,你们像跑50米一样飞奔是不对的,应该保持速度,不然,跑到最后,会被后面的人追上的!
果然不出我所料,跑了半圈,女生们显得筋疲力尽,速度明显比刚开始慢好几倍!我毫不费力地用一般的速度追了上来。聪明的曾译墨似乎识破了我的意图,开始跑慢,一会儿,“瞬间爆发”了,追了上来。“加油,洪琬悦,加油!!!”我的“啦啦队”正在给我打气。呵呵,我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的!我在心里对他们说。正想着,曾译墨累了,慢了下来,我用正常速度追上去。“快,快,冲过去!!!”吕老师在一旁给我打气。我加快了速度,冲过了终点,迎来的是一大片掌声和喝彩声。
事后,我仔细回味了自己为什么会赢,得出来一个结论——人生就像马拉松,获胜不在于突然爆发,而在于坚持。
人生马拉松作文3
我33岁那年秋天决定以写小说为生。为了保持健康,我开始跑步,每天凌晨4点起床,写作4小时,跑10公里。
我是那种容易发胖的体质。我妻子却无论怎么吃也胖不起来。这让我时常陷入沉思:“人生真是不公平啊!一些人无需认真就能得到的东西,另一些人却需要付出很多才能换来。”
不过转念一想,那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保持苗条的人,不会像我这样重视饮食和运动,也许老化得更快。什么才是公平,还得从长计议。
几年之后,我终于步入小说家的行列,还成功减掉了多余的体重并戒掉了烟瘾。说起坚持跑步,总有人向我表示钦佩:“你真是意志超人啊!”说老实话,我觉得跑步这东西和意志没多大关联。能坚持跑步,恐怕还是因为这项运动合乎我的要求:不需要伙伴或对手,也不需要特别的器械和场所。人生本来如此: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长久不了。
在这期间,我坚持每年都参加一次马拉松比赛,不过100公里长的“超级马拉松”只跑过一次。那次经历真是终身难忘。
那是1996年6月23日,我报名参加了在日本北海道佐吕间湖畔举行的超级马拉松大赛,全程100公里。清晨5点,我踌躇满志地站在了起跑线上。比赛的前半段是从起点到55公里休息站间的路程。没什么好说的,我只是安静地向前跑、跑、跑,感觉和每周例行的锻炼一样。到达55公里休息站后,我换了身干净衣服,吃了些妻子准备的点心。这时我发现双脚有些肿胀,于是赶紧换上一双大半号的跑鞋,又继续上路了。
从55公里到75公里的路程变得极其痛苦。此时的我心里念叨着向前冲,但身子却不听使唤。我拼命摆动手臂,觉得自己像块在绞肉机里艰难移动的牛肉,累得几乎要瘫倒在地。一会工夫,就有选手接二连三超过了我。最让人心焦的是,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超过我时大喊:“坚持下去!”
“怎么办?还有一半路,如何挺过去?”这时,我想起一本书上介绍的窍门。于是我开始默念:“我不是人!我是一架机器。我没有感觉。我只会前进!”这句咒语反复在脑子里转圈。我不再看远方,只把目标放在前面3米远处。天空和风、草地、观众、喝彩声、现实、过去——所有这些都被我排除在外。
神奇的是,不知从哪一秒开始,我浑身的痛楚突然消失。整个人仿佛进入自动运行状态。我开始不断超越他人。接近最后一段赛程时,已经将200多人甩在身后。
下午4点42分,我终于到达终点,成绩是11小时42分。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终点线只是一个记号而已,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关键是这一路你是如何跑的。人生也是如此。
当时的我只有30多岁,但也不能称为“小伙子”了。这是耶稣死去的年龄。在这个年纪,我正式站在文学的起跑线上——虽然已不再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