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出振动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传播。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介质传播形成的运动。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一种声音作文8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一种声音作文800字篇1
这世上的声音太多了,沉重的、高昂的、明快的,我们每天都穿梭在各种各样的声音里。而这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那便是心心念念的雨声。
生于江南,便独爱江南的雨声。杏花春雨,用这四个红笺小字来形容江南真是天衣无缝。余光中先生曾在台北的楼阁上静听冷雨,每一阵潇潇的雨声,都令他走入霏霏、更想入非非,然而思绪的尽头却始终是江南的雨声。第一次触摸到文人笔下的雨声,是来自于那一句‘夜落风雨,花落几何’的感慨。我曾一遍又一遍地想象那一阵阵雨声飘入他的耳中,静静地安抚着他疲倦的心,直到深夜雨声才渐渐散去,留下一个按睡到春眠不觉晓的他。
然后雨声,并非每次都荡漾着绵绵的温情,有的时候它更像是一杯苦茶,能一直沁到诗人寸断的肝肠里。李商隐曾发出过‘留得枯荷听雨声’ 的感叹。我想那时他的心境一定特别明了,不然怎能禁得住残荷雨声?这时的他,一定是孤苦伶仃的吧,所以才有心思去品这凄凉的雨声。当雨大些的时候,当雨声更猛烈的时候,诗人的心便再也难以平复了。同样是孤身一人的夜晚,诗人独坐窗前,想到了与妻子西窗剪烛的美好时光,红袖添香的情景是多么令人怀念啊。我想,那时的雨声一定特别能震撼心灵吧。
巴山的夜雨浇灌了作者的心,而浇灌我童年心灵的,也同样是雨声。记得小时候的我,总爱静静地坐在小凳上听雨,听那滴答的雨从黛瓦上流过,顺着屋檐落到天井里。听那滴答的雨落在湖面上,接着溅起朵朵水花。那一种声音,如绸线般缠绕在我心中,十几年来,未曾变更。
而如今,故乡已经拆去,曾经的粉墙黛瓦变换成了高楼大厦,我像萧萧在《灯火》中写的那样,迷失在城市的雨声中。如今的我,是多么向往那江南安谧的雨声,那童年安静的雨声啊。
平凡的日子里,还是会毫不间断地想起那一阵雨声,那一阵刻在红尘岁月里的雨声,它仿佛能穿透历史的烟尘,携着诗人们的梦,一起来到我的身边。在那一个个心情烦躁的日子里,开出一朵朵明净的心灵之花,染出一抹清新的绿色。
有一种声音作文800字篇2
“喔喔喔……”公鸡的打鸣声把我从梦中唤醒。
我揉揉惺忪的眼睛,翻身起床。一直以来,公鸡的啼叫就是我的闹铃。每天清晨六点我都会在这特殊的闹铃声中快速起床。晨曦微露,我独自一人坐在灯下开始复习功课。周围那么安静,可以听到风吹动屋后竹叶的声音,偶尔传来几声蛐蛐的叫声。
六点半,劳累了一天的爸妈还在睡觉,为了不吵醒他们,我轻轻地来到厨房热好饭菜,快速吃完之后,背上书包往学校赶。这条长六七里的田埂是从我家通往学校的必经之路,每天在这条路上来回奔波,两边的庄稼,青了又黄,我却无暇蹲下仔细观察……
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来了。
“喔喔喔”,我清晰地听到了打鸣声,可是被窝里太暖和啦!“再睡一分钟,就一分钟。”我安慰自己。半梦半醒之间,似乎有一双温暖的手在拉着我,将我拉回甜蜜的梦境,我又沉沉地睡着了……
当一丝光亮透过窗户射进我的床边,我瞬间从梦中惊醒,翻身一跃,再一看时间:“天呐,七点啦!”
“你今天怎么还没有去读书?这都几点啦?”此时,妈妈从厨房里喊了两声。
我怔住了,“嘀嗒,嘀嗒,嘀嗒……”钟表每一次摆动都敲击着我的心,我感觉我的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今天肯定要迟到了!”从小学到初一,我可一次都没迟到过呀。虽然是冬天,可是我身上的冷汗还是顺着竖起的汗毛孔渗了出来。
洗脸,刷牙,吃饭……我狂奔在那条田埂路上,风呼呼的,从我耳旁刮过。悔恨的泪水夺眶而出:明明听到公鸡打鸣声,为什么不马上起床?没有复习数学题,怎么办?没有背诵文言文,怎么办?要抄写的英语单词也没有写,怎么办?
当我蓬头垢面地跑到学校,早读课已经开始15分钟了。我惴惴不安地走进教室,感觉所有同学的目光都聚在了我身上。现在我还记得,那时候的脸是火辣辣的。
从那以后,“喔喔喔”的打鸣声就烙在了我的心底,它时刻提醒着我,要抓紧时间,哪怕是短短的一分钟,也不要浪费。
这件事已经过去20多年,如今,手机闹铃早就取代了“喔喔喔”的公鸡打鸣声,我也有自己热爱的工作了,可是那“喔喔喔”的声音却常常在我耳畔响起:时间属于我们每个人,可有人惜时如金,有人弃之如土。而我要做前者,珍惜属于自己的每一分钟!
有一种声音作文800字篇3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从笙箫管之中飘荡,声入寸肠,化为粉泪两行。那是一曲《牡丹亭》,一种曼妙的戏曲之声。
我的嘴边不太会哼唱流行乐章,却会时常吟唱几段戏曲,那是因为古典戏曲的一丝一竹,一腔一韵之间流淌着别样的美丽。
戏曲的声音是一场梦。推开吱吱哑哑的柴扉,杜丽娘方知后园春色如许,一场游园,一段惊梦,换来了与柳梦梅“生生死死”,“梅根相见”,此情怎一个“痴”字了得。莫笑戏曲中有多少痴情儿女,这痴实是一种真情,从不虚浮,而用一生去难证的真情,这便是一种戏曲之声的美。
轻快的快板中,我听过红娘轻丽活泼的妙音;缠绵的慢板中,我听过黛玉“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呻吟;无杂的清板中,我听过梁祝楼台上的低诉;悲愤的流水中,我听过黛玉的哭诉……戏曲的声音便在这真情的甜美与悲凉中萦损着寸寸柔肠,让你不觉为之动情,为之感叹。醉了的人于是开始找寻杜丽娘寻找的真情,体会崔莺莺反抗与屈服之中徘徊,开始思量霍小玉一生的坚守与悲喜……
然而,醉总有醒的时候,醒来地发现那声音百啭千回地沉吟却无从寻觅。那片碧云天,黄花地,那座十里长亭已被眼前的浮尘所遮蔽,毫无踪迹,戏曲之声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淡出人们的耳廓。人们在人世间碌碌奔波,听戏曲仿佛成了空虚老人的专利,年轻人,上班族的奢侈品,甚至对这样悠长缠绵的声腔深恶痛绝。
没有人再有多少闲情逸致来聆听戏曲的声音,因为它太慢了。我们的生活习惯了高速的运转,已无法真正静下心来,浸入其中,去品味梦中人生的苦辣酸甜,于是我从这声音中听出了从未有过的悲凉与凄冷。戏曲被大多数人所抛弃、所陌生,然而它却仍然那样淡雅超俗,从不因人们的厌恶而改变;从不因今人谬谈昆曲唱腔如“鸡……鸭……鱼……肉……”而与之力争,戏曲永远是戏曲,它的声音永远不曾也不会有太多改变,因为它的内美:纯朴中不免痴情,痴情中不免悲凉,悲凉中不免真情,真情又满载感动。
我不只一次地想过年轻一代时戏曲的出路,而戏曲的声音告诉我:它的声音早已献给了永恒的江水,真情若在,戏曲的声音便不会消亡。聆听吧,它的声音也许没有流行乐的轻快没有交响乐的磅礴,没有太多富丽堂皇和太多的经济效益,但它是永远不衰的美丽。
戏曲之声,从巷末犁院传来“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守得梅根相见……”渗入人们梦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