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去哪了作文素材

2020-07-03作文素材

  一、作文

时间去哪儿了

  卡门每天六点钟准时起床。下床的第一件事是打开电视机,伴着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用三十分钟的时间梳洗完毕。然后他关上电视,拿起背包走到电梯口,时针指向六点三十五分。

  六点四十分,卡门在小区的早餐车点一份营养早餐。七点,他随着人群走进地铁,在长达一个小时的旅程中,他看到时间从旁边玩游戏的乘客手里溜过,而他耳朵里听着BBC慢读新闻。

  八点半之前,卡门准时在公司的门禁上按了手印,开始一天的工作。工作的间隙,上午十点钟左右,他会到公司的健身房做一套广播体操。

  午餐时间过后,卡门没有像其他同事那样上网购物或者刷微博,他会到公司楼下的花园里喂猫,顺便放松下紧张的神经。下午上班时,卡门的状态像是又充了一次电,精神饱满得让同组同事羡慕嫉妒恨。

  五点钟下班,卡门不会马上去坐地铁,他总是沿着公司附近的运河边走长长的一段路,在这条路上,他先是给爸妈打电话,聊聊家长里短。然后,他在这条道路上对一天工作的进行反思。然后,他搭乘地铁,回到自己的家。

  八点钟,卡门为一天收尾,他准时坐在书桌前学习他觉得应该补充的知识。九点半,他拿起手机,查看朋友们的微信,进行回复。

  十点钟,卡门上床,打开枕边书,他会大声地朗读。

  卡门很少刷微博,他从来没有疏于朋友的联络,与父母也常沟通,他的身体很健康,没有普遍存在的亚健康,他的生活充满情趣。他的工作因为上司的赏识而不断升迁。

  在别人没有时间与朋友联系、没有时间给父母打电话、没有时间锻炼身体、没有时间培养一个学好、没有时间为工作充电的时候,卡门,一个26岁的广告总监做到了。别人问及,他只是说,时间就在那里,我只是更好地利用它而已。

辛勤的蜜蜂没有时间悲哀

  当马年春晚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歌罢,许多人耸然动容,情不自禁地双眼潮湿。

  也许,有的人是因为有几多的感伤,几多的惆怅,几多的幽怨,几多的沧桑,几多的人生苦短,几多的时乖命蹇,几多的白云苍狗,几多的功业未建、壮志未酬而身先老的酸涩、唏嘘和感喟,纷纷涌上了心头。

  也许,有更多的人是因为有几多的警醒,几多的惕厉,几多的奋发,几多的壮怀激烈,几多的时不我待,瞬间,心头一紧,热血沸腾,激情澎湃。

  我想,之所以人们对“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么敏感和惊悚,不是人们对于时间理解得多么深刻,实在是人们对于人生短暂这样一个普通命题感受深切。是人们蓦然回首间,对自己人生中的一部分生命过程,不知不觉间就不知去哪儿了的惊叹,是对自己到底做了一些什么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的反省和追问,是人们生命意识的自觉和顿悟。

  所以,时间是什么?时间都去哪儿了?这是一个问题。

  孔子有感于生命和时间就像流水一样匆匆消失,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慨叹。岳飞激励自己“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富兰克林告诫人们,“你热爱生命吗?那就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古今中外这些做出了一番事业者的事例告诉我们,只有珍惜时间,奋发有为,生命才会充实而欢乐,富有意义和价值,从而焕发出光彩夺目的光芒,也才不会在闻听“时间都去哪儿了”时感到惊心和不安,因为“辛勤的蜜蜂永远没有时间悲哀”。

  由此,如果你是朝气蓬勃的青少年,就应该早早地树立远大志向,珍惜青春年华的每一分钟,付诸行动;如果你人到中年却尚未有建树,就应该闻鸡起舞,积极振作,“休将白发唱黄鸡”;如果你事业未成却已年过半百,抑或是成了两鬓斑白的老年,也不要迟疑蹉跎,应该争取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免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老大徒伤悲”。

  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在闻听“时间都去哪儿了”时,自怨自艾,黯然神伤。

“空巢”之痛 时代之重

  春节过后,许多返乡的年轻人再次背上离家的行囊。更多的老人,却正演绎着近日流行的一部微电影抓取的细节:儿子抽剩的半包香烟,孙女落下的毛绒玩具,老人细细抚摸,回味欢聚的味道……

  最是寂寞老人心。然而,多少老人只能频频翻动墙上厚厚的日历,期待来年春节的再次团圆。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2月1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至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超过2亿,占总人口的14.9%,其中近半处于空巢状态,在农村,这一数字已近5000万。如果老龄化是大势所趋,那么,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就无疑是这一浪潮中受冲击最大的群体。

  “年轻难,不叫难;老来难,难死人”,日常生活的困难、照料服务的匮乏,使得空巢老人常常不愿出门、不敢生病。留守农村的奶奶去世,一岁半孙女守尸七天的事件,曾让多少外乡游子黯然。更重要的,还有精神慰藉的缺位。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19.9%的老人表示“很需要心理咨询”。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困难,使得无限好的夕阳,变成了近黄昏的苍凉。

  席卷而来的银发浪潮,无疑是空巢老人增多的大背景。但这一群体日渐庞大,也有其他现实原因。城乡二元结构之下,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必然会留下数量庞大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倒金字塔形的家庭结构,一对夫妻要填满两个甚至四个“巢”,确实力有不逮。

  空巢老人的问题,折射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交织着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地区发展不均衡,劳动力候鸟式的迁徙就不可避免;社保制度的割裂,使各种保障难以无缝衔接;户籍制度的坚冰,让老年人随子女迁徙难度加大;政府投入不足和民间资本进入不畅,导致养老服务供给不够且水平较低……时代的列车一往无前,老年人却已步履蹒跚;而最为弱势的空巢老人,更是难以承受的时代之重。

  从要求各级政府“用于养老服务的财政性资金重点向农村倾斜”,到提出“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问题正在破解。而此前不久,国务院决定合并“新农保”和“城居保”,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无疑将有助于解决老人们面临的问题。然而,任重道远。别忘了,2020年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2.43亿,而2025年将突破3亿。

  空巢老人的问题显示,公众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莫不勾连中国的大变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无论是强调“常回家看看”的个人义务,还是强调“老有所养”的治理责任,最终都需要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出发,发挥家庭、社会和政府等多方的合力。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一首歌,让多少人潸然泪下。是时候为老人的幸福做出更多努力了,为了他们,更是为了我们自己。

上一篇:2016时间作文素材精选下一篇:时间-竞争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