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学生日记锦集九篇
一天终于结束了,我们对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这时候,最关键的日记怎么能落下。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日记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生日记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生日记 篇1
农历七月七日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七夕节,又名“双七节”、“乞巧节”、“女节”、“少女节”、“香桥会”和“巧节会”等。纵观七夕节习俗,多与“乞巧”、“婚恋”这两大主题有着密切联系。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习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清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兰夜斗巧
起源于汉朝宫廷的游戏,汉高祖爱妃戚夫人的宫女贾佩兰在离开宫中嫁给扶风人段儒为妻后,经常跟人们谈起在汉宫七夕的事。她说:“汉宫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于阗乐之后,就用五色彩缕,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随后,宫中的宫娥彩女们,一起到闭襟楼上,大家学习穿七巧针乞巧。而有个叫徐婕妤的宫女,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种奇花异鸟呈献给皇上,皇上把这些小玩意在晚上随手放置在宫中的桌角上让宫女们摸黑寻找,这种游戏就叫做‘斗巧’。”
学生日记 篇2
独行于小径,从没有感觉到那么忧伤。路边的小草,以冒出新芽,可整河的清水却也没能继续前行。
早些年间,我与伙伴还曾在河中嬉戏,早些年间,各家父母都还欢笑着在这儿洗衣淘米。但现在,一切都冻结在早些年间!河边早开的花儿依旧灿烂,但她的邻居却永远地离她而去。或许,她们争先恐后的开放,就是为了祭奠曾经的快乐时光吧。干涸的河床,把那些鱼虾螃蟹们的家一下子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待她们无处藏身之时,便成了人们的美食。生机勃勃的一条河,便这样蒙上灰蒙蒙的一层看不明道不清的暗影,这是谁的罪过?
失去了装点河水的机会,那些早开的鲜花却依旧灿烂。快瞧,前方正是一朵白色牡丹,那儿又有一朵暗红玫瑰,阳光之下,还闪闪耀眼。但这缤纷色彩充斥眼间,完全没了往昔的赏心悦目之感。这不禁想要让我上前近近观看,可还未走近,便有阵阵恶臭扑面而来。而于眼前的并非什么光彩夺目的花朵,原是人们弃之的垃圾。想是那五彩斑斓的垃圾随风而起,一不小心便挂上枝头。这是她的祸,还是我们的结?
在看清那些匪夷所思的真相时,才发现我们所说的娇花真的是不值一提。介于那些夺她光彩的垃圾们,她只能弱弱地低下头去。无人欣赏加之恶霸欺辱,她那原本强壮的身躯也日渐消瘦。或许她们还不明白,不明白为什么美好的一切会是如今这般光景吧。我开始同她一起思考。
一路走来,渐渐明白,也渐渐习惯了。只是心中多少也想念着那株花,你现在过得还好?可否也是习惯了?
我们轻轻扯开旧日伤疤,是否里边依旧承载着甜蜜。
学生日记 篇3
学生在日记的写作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激励手段,开展日记赏评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一) 赏评日记本
从写日记的第一天起,我就从指导学生选择日记本着手,为日记赏评做好铺垫。我要求日记本不要太小,也不要太大,以32开为好,薄一点没关系,一定不要太厚了。这样,当学生还没有用坏的时候,就可以换新本了。这样做,一是便于保存;二是有新鲜感;三是有成就感,这样,当学生写够一定数量的日记时,就可以开展一次日记本赏评活动。看看谁的日记本干净整洁,谁写的字体工整漂亮,谁的日记内容丰富,页数多……在赏评的同时,学生会发现各自日记的优缺点,互相取长补短。这一活动的开展会督促学生精心呵护自己的日记,善待自己的日记,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写好日记。
(二) 赏评日记内容
每次批改日记,我都会随手记录学生日记中的精彩之处。那些朴实无华、真挚感人、袒露心迹、催人惊醒的语句让我兴奋,让我激动!积累多了,我就会举行一次秒词佳句、精彩片段欣赏会。让学生对这些语句真心地触摸,进行品读感悟,在欣赏中丰富语言积累。由于这些语句是从身边同学的日记中摘取的,因此,学生感受深,学得快,用得快。
另外,我也常常挑选一些日记让学生登台宣读,进行赏评。每一位学生读完日记,我都会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猜一猜:老师为什么要赏评这篇日记?学生在猜测过程中有理有据并能对日记进行评析。这样学生不仅明确了赏评的目的,还会从日记类型、内容真实、语句优美、学用结合、想象丰富诸方面对日记进行欣赏,提出修改建议。培养了良好的听说习惯,提高了写作鉴赏能力。在日记赏评过程中,学生会把宣读自己的日记当成一种快乐,增强写作自信心。赏评过后,我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鼓励学生进行修改。修改后的文章可以抄写在自己办的手抄报上,推荐到班级黑板报“佳作欣赏”栏木中,还可以想报社投稿!特别是班里谁的作品发表了,我会大力地进行表扬,并送上一份班级美术小组精心制作的喜报,让学生在欣喜与激动中更加热爱日记,喜爱写作!
总之,教师要为学生开辟多种体验成功的渠道,让学生在日记中张扬个性,展示才华,提高写作能力。
实践证明,学生在日记中能写出真情实感,在习作中也能自然流露;在日记中留心观察,善于想象,在习作中也能继续发扬……请关注日记吧!它能为你的作文走向成功,插上金色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