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好像从很小的时候起,我家就有个属于我的大书架,是带有年轮厚重感的木制品,外层镶有防尘的玻璃门,似乎要把书呵护成艺术家的藏品。书架有三层,我踮着脚尖一本又一本地把书码上去,从下往上依次排列,从“最对我胃口”到“实在意兴阑珊”。这是件有意思的差事。多少次,我站上小板凳奋力地在书架上寻找,“什么样的书适合什么样的情绪和天气”,觉得这就像一门快乐的学问。
可也不是没有遇到过选错频道的书。为一场突发的考试,为一些荒唐的冲动。于是开始把书翻得哗哗地响,连同脑子里的声音也一起躁动不安地尖叫:“看不进去啊!”“还是看不下去!”“算了我不看了!”仿佛那书页上乌压压一片的都是条形码。纵使那故事再刀光剑影,尔虞我诈,环环相扣,我也不过是个跷着二郎腿旁观的看客,抱怨道:“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弄得谁都不愉快。
平时,我虽然很想按照自己的兴趣,多看相应频道的书,但作为一个中学生,要上一整天的课,课后老师都抢着布置作业,在如此繁忙的学习中,要想挤出点时间来谈何容易。于是,我慢慢变成了时间的吝啬鬼。无数个下课十分钟,看书;吃饭二十分钟,右手拿筷左手扶书,看书;“午睡半个小时就够了”的观念下省下的午觉三十分钟,看书;晚自习后宿舍熄灯前的三十分钟,看书。每天,硬生生挤出一小时以上的好时光。
每逢周末去理发店洗头的时候,我也要带上一本喜欢看的书,即使吹风机呼呼地吵闹,也可以做到头也不抬,屏蔽一切干扰,依旧顽固地与作者沉溺在同一片阳光下。
“读书要选对频道!”牢记这样的小法则,遇到灿烂的阳光天气,带一本愉快的书出门,坐上秋千笑得摇摇晃晃;碰到倒霉的阴雨天气,那就把自己锁在湿漉漉的房间里,看一本悲伤的书,然后小哭一场。这些时候,情绪恰到好处地扣紧了与作者的维系,再让被适宜温度助长的细腻情感,缓缓地把我推向作者内心那片澎湃的海。手指滑过富于质感的纸页,或许还能触碰到两个频道间疑似磁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