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2021-06-13小猫

【热门】说课稿集锦九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9篇,欢迎大家分享。

说课稿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抓住重点语句,继续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4.从对老麻雀救小麻雀的描写中,体会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教学重点:

  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教学难点:

  感受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来的那种精神的伟大。

  为达到教学目标,本课我分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自主理清文思,学习1~3自然段,了解事情的起因。

  第二课时,学习4~7自然段,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体会这种为保护弱小者而表现出来的“强大力量”。

  今天我要说的是第二课时。

  由于一年多来,我在班上进行了 “在阅读中质疑”的课题研究,主要探究如何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

  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我班学生能在阅读中主动思考、探索,敢于大胆质疑。因此,对第二课时我进行了如下预设:

  第一步:激发兴趣,自读自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所以,我首先采用情境教学法,播放课文1~3自然段的录像,把学生带入打猎归途的情境之中,拉近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心底升腾起对小麻雀的怜惜之情。这时,我紧问一句:“此时,你最想知道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兴趣就会集中到探讨“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这两个问题上来了。这时,我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轻声自由朗读课文4~7自然段,画出让你感动的语句,抓住这些重点词句,有感情地去读,设身处境地去想,在感受最深的词句旁边做上批注,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第二步:合作研读,品读玩味

  结合教材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学习兴趣,以及《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互动行为,激励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第一方面,自由汇报,张扬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中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孩子们对文本进行充分的自读自悟后,我鼓励学生:“同学们,你在学习中一定有许多独到的理解和体会,也会有许多问题产生,相信一定会很精彩,赶快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吧!”此时的我,会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展开多向交流,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中,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逐步深入。学生在自由汇报时,我相机板书:(略)

  第二方面,展开辩论,深入探究

  当学生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我以一个学习伙伴的身份提出:“老麻雀明明知道自己飞下去会白白地送死,可它还是毫不犹豫地飞了下

  去,这不是太笨了吗?”这一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门就会马上展开一番激烈的辩论。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的要求,我会马上提醒同学们:“要想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再一次地仔细研读语言文字,抓住文本中的重点词句来说服对

  方。”于是,学生就会抓

  住文本中描写老麻雀动作、神态等的语句深入探究,辩论时就不会离开文本中的语言文字空谈。通过这场辩论,学生深入探究了老麻

  决心和勇气,领悟到了“爱的力量”的强大,突破了难点,老麻雀这种精神的伟大便在孩子们心中、口中凸现了出来。此时,我随机板书:

  紧接着,出示下列两组句子:

  (1)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扑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停在猎狗面前。它张开全身的羽毛,大声叫着。

  (2)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它不能站在树枝上,飞了下来。

  让学生进行比较,看哪一句好,好在哪里,这样学生也就进一步真正领会到写文章要怎样做到真实、具体。

  这样的过程,既是深化领悟文本的过程,更是提高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过程。

  第三方面,感情朗读,激发情感

  为了防止流于形式的朗读和浅层次的熟读,使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我会适时组织孩子们多层次、多角度、多方式的练习朗读,培养语感。

说课稿 篇2

  一、 需要分折〔问题的提出〕

  本课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在达成课程标准“水平一”各种目标中的一节课。

  该班学生在上半期的滚翻教材学习中,己经参与过各种方式滚动和前滚翻成蹲撑动作的 学习,100%的学生都非常喜欢垫上运动,90%的学生己能基本完成前滚翻成蹲撑的动作。在学习能力上己经有了小组学习、游戏、锻炼的经历,对一个简单技术动作的成败能作简单的判断评价,本学期刚学会了自呼动作名称、口令,做6节一般准备活动的练习。

  设计怎样的学习形式能让学生继续保持学习和锻炼的兴趣,进一步的运用己掌握的技能进行新的练习,巩固己学技术,提高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同时实现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育人目标呢?

  人教版小学1—2年级教材第81页中,为该发展水平的学生设计了《生活中的滚动、滚翻开创练习》的教材,这样的教材是适合低年级儿童乐意参加新颖练习的心理特征的学习形式。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以两节课为单元设计了《前滚翻开创练习的实践与展示》课题,并确定了本课的设计理念、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一)、设计理念:

  1 .学生人人都能学习,并取得成功;

  2 .要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双主体作用;

  3 .要通过教学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4 .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交互使用,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环境;

  5 .为学生提供多种信息资源,实现育人目标;

  6 .重视目标和评价的导向、促进功能,设立客观可操作的评价标准。

  (二)、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习创造前滚翻的知识和实践活动,初有成功的体验;

  2 .在小团体开展合作、探究、创新学习和展示交流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合作交往的行为能力和文明素养;

  3 .进一步培养参与垫上运动的兴趣;提高前滚翻动作的技能,发展体能。

  (三)、重点:明确前滚翻的定义,是人体经过头部沿人体的横轴向前的翻转。

  (四)、难点:理解并掌握创新前滚翻的切入方式,是改变开始、结束姿势;改变动作过程结构;改变动作的场所〔如:跳箱盖〕;在练习中增加器械等。

二、设计思路与教学过程

(一)、设计思路:

  以新奇、未曾想到的目标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使目标内化------用讲解加示范的方法,解决学生“什么动作是合符要求的”和“怎样开启创新思路”〔即创新的切入点〕的重难点------用激励性过程评价作为创新活动过程中的助推剂激励功能〕------用展示交流的环节强化合作、创新的成就意识和运用技能体能的实效。在展示中培养文明行为习惯-----用继续再创造和下节课将用同学自己的创新成果做集体游戏,作为保持学习热情的期望目标结束本课。

(二)、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导入主题

  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上一学期,同学们己经学习过由蹲撑开始向前滚翻成蹲立的前滚翻动作,绝大多数同学的动作都完成得不错。从本节课开始,同学们将用两节课的时间来创造一批新的前滚翻动作,并进表演。喜欢思考的同学可能要提出问题了,我们己经学会前滚翻的动作了,怎么还要创造前滚翻呢?下面请同学们看老师做三个动作,并试说出每个动作的名称。〔我做前、侧、后三个团身滚翻动作,学生正确指出这三个动作名称是不难的〕老师再做一个动作,请大家说出它的名称。〔我做一个两臂侧平举的前滚翻成蹲立动作,学生一般也应能说出它叫前滚翻或两臂侧平举前滚翻〕大家都说对了,这两个前滚翻虽然手臂的动作不同,但因为它们都是身体经过头部沿人体的横轴向前翻转的动作,所以它们都是前滚翻这个大家庭中的成员。请再看老师做三个动作,试说出它们还是前滚翻吗?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我又做腹部夹球前滚翻、钻呼啦圈前滚翻、在跳箱盖上做分腿前滚翻三个动作后,让学生判断回答〕我在组织学生回答时,特别要带领他们说出这些动作都具备经过头的向前翻转的共同特征,因此它们都可以统称为前滚翻。又因为它们都有了自己的不同特点,所以说它们是创造的新前滚翻。老师创造了四种前滚翻,同学们能创造出多少种呢?

  *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在于:既要引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兴趣与欲望,把本课主要教学目标内化为学习目标,又通过精心设计的三次示范讲解,把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都一并解决了。学生通过感性动作理解的前滚翻定义,是进行创新实践的理性基础,也是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基础。通过观摩老师演释的创造示范,获得的创造策略规律性的认识,又解决了创造从何下手的难题。解决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加上学生的前置能力,一个主体学习的情境和氛围就创设完成了。

  第二环节: 展开深入

  (1) 指导学生采用自由结伴法组成四人学习小团体,自选场地由小组长领做一般准备活动。教师巡迥观看、赞赏、指导。

  (2) 小团体自主选择练习场地,选择一种器材(-小皮球、呼拉圈、跳箱盖)开展创造新前滚翻的实践活动。教师巡迥观赏、激励、提供建设性意见,参与练习活动,邦助协调团队合作学习活动中的交往矛盾,提示各组间相互观摩,营造、保持创新学习的良好氛围。

  (3) 特别把不能完成前滚翻成蹲撑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让他们在专门铺设的斜面上进行练习和创造,并给予特别的邦肋指导。

  * 此环节是落实本课目标的核心部分。由于第一环节解决了“是什么”和“如何做”的重难点,因此本环节的时空就可以完全地交给学生,教师的任务主要就应放在“营造、保持创新学习的良好氛围”上了。

  怎样营造?又怎样保持呢?充分发挥过程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在以学生自己学习为主的环节中,把激励性评价作为重要的教学策略,是有普遍应用价值的新教法。

  本环节中的第(3)项内容设计体现了“关注个体差异”的课程基本理念,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本课的学习目标,并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第三环节: 应用检验

  当各组学生的创造活动基本有了成果之时,就可以组织团队之间的展示交流活动了。

  (1) .让各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地毯周围。

  (2) 提出要求:展示者和观摩者都要做到文明、礼仪〔鼓掌、敬礼、致谢〕。

  (3) 各组学生集体参与,展示自己创造的新前滚翻动作。教师同时进行赞赏性即时评价和点评各组创新动作的切入方式及特色。

  (4) 在每一组展示结束后,都要组织学生进行礼仪行为的实践学习,并对优秀者进行表扬。

  * 本环节的应用检验,既是对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解决学习问题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学生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状况的检验。这种检验结合在展示交流活动中,对学生能起到良性的竞争刺激作用。又由于展示活动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这又强化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学生在展示动作时,教师同步的点评活动也是有特殊目的的设汁,其目的是启发学生有目的的观看,开启新的创新思路,并学习教师的评价表达方式,为今后的自主学习、创造学习培养能力,从而学会学习,学会评价。

  如果因组别过多时间紧缺,后面的展示交流活动可以采取两个或三个组同场进行的方式进行。这种增大了信息量的展示方式,对学生采集信息的能力也是一种训练。

  第四环节:小结延伸

  (1) 当各组展示结束后,教师可进行赞赏、激励性的小结评价,同时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描述自己获得创造成功的感受。

  (2) 教师向学生宣布:下一次课的内容和方式,是仍将以团队学习的形式,继续进行新的、更有趣的创新活动,在展示交流之后,还将选用同学们自创的动作组织全班进行游戏。这种含有期望目标的结束语,对刚刚品尝到创造与成功欢乐的低年级学生,是极有吸引力的。

  (3) 最后,教师与全体学生一起,做大家喜欢的《充气与放气》游戏作为放松整理后,下课!

  * 作为单元课中的第一节课的结尾,除了要带领学生,围绕本课目标进行归纳小结,让学生学有所获;还要让学生对本单元后继的课中还将学习的内容心有数,兴趣不减,这既是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一种提高后继课质量的教学策略。学生带着期望下课,心情是积极的,当他又带着这个期望来上课时,他一定是主动的!

上一篇:【热门】说课稿集锦4篇下一篇:【热门】说课稿集锦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