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习俗作文

2020-09-03习俗

关于过年习俗作文9篇

关于过年习俗作文1

  期待了很久的除夕夜终于来临了,今天我家来了许多亲戚,奶奶、叔叔、婶婶、小哥哥、姑父、姑妈和二哥哥,顿时,家里热闹非凡,欢声笑语一片。

  妈妈早早地就开始准备年 夜 饭了,有年糕、螃蟹、大黄鱼、萝卜、虾、春卷……我在一旁看得口水直流。这桌上的菜有很多讲究,比如:吃年糕,正所谓年年高,其中黄、白年糕还象征着黄金白银,给予了新年发财的愿望;吃火锅说明红红火火;吃鱼意味着年年有余,象征着“吉庆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鲍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

  年 夜 饭吃好后,就听到外面到处都是“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这边的响声还没结束,那边又响了。大过年的,为什么要放鞭炮呢?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种十分可怕的怪兽,叫年,在每年的除夕夜,都会出来吃人或家禽家畜,弄得民不聊生。后来人们听说年害怕红色和爆竹声,就用放鞭炮来驱赶年兽。以后,人们年年在除夕都放鞭炮,年再也不敢来了。到现在,放鞭炮成为了一种新年习俗,示意旧岁平安。我家也不例外,不过为了环保,爸爸只象征性地放了一串百子炮。

  新年习俗其实还有好多,祭灶、扫尘、贴春联、门神、年画、请神、拜神、送神、烧香、燃烛、挂灯笼、拜祖先、拜年、收压岁钱等等。其中,收压岁钱是小芽儿们最喜欢的。比如说我,爸爸、奶奶、婶婶和姑妈都每人给了我一个红包,心里面别提有多开心了。每次拿到一笔钱,我就想怎么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帮助有困难的人,买学习用品,书等等。

  这就是我们的新年习俗,这些习俗使我知道了中国文化底蕴的丰厚,也让我更加的喜爱过大年的习俗传统。

关于过年习俗作文2

  每年最期待的是春节,我们告别了忙碌的一年。张灯结彩的灯会,沉甸甸的红包,隆重欢乐的春节联欢晚会……这一切的一切,都用最美好、最喜庆的颜色,将一年一度的春节涂抹得色彩斑斓。

  就这样,春节随着噼啪作响的鞭炮,伴着人们的笑脸来到了我们身边。

  春节本应是最热闹的,但当你走在大街上,就会觉得出奇的冷清。街旁的小店都关了门,路上几乎没有行人。但如果路过几户人家,就会发现人们都在家里忙活着。

  我们并没有特殊的习俗,仅仅是给长辈拜年,吃年 夜 饭,跟亲戚在一起度过春节。但就这简简单单的几件事在我心里雕镂下最深刻的印象。

  早上,随着阳光变强,我睁开蒙眬的眼睛,准备好一切后向长辈们拜年。接着就是接过沉甸甸的红包。这里面不仅仅是压岁钱,更是长辈对我新的期望与永远不变的爱。

  要说特别,就属年 夜 饭了。很多人的年 夜 饭都在酒店里解决。大酒店里人来人往,烟酒味特别重,喧闹声不断,时而有笑声,时不时又有连绵不断的干杯声。再加上开得很足的暖气,红色的窗帘、地毯、桌布,大酒店里也有了些许年味。但是我们家都是自己做一桌年 夜 饭。这也算作一种习惯吧。我果然还是最喜欢家里做的饭菜。不仅能随心所欲地点菜,还不用麻烦地去花钱买单。

  爷爷奶奶自午饭后就开始忙碌着。望着他们快速穿梭于厨房与储藏室之间的身影,自己的眼睛都花了。爷爷奶奶们把早就泡好的粉丝放入锅内,随着一阵子的添油加醋,一盘香喷喷的炒粉丝就出炉了。每次过年,我们家除夕那天的下午就只有炒菜声。随着时间的消逝,一盘盘热气腾腾且饱含亲情的美味佳肴就摆上了桌。大蒜肉丝馅的春卷、炒粉丝、松花蛋和杂素是桌上必不可少的菜肴。桌上摆着大大小小的瓶装饮料。望着饮料快速地流入杯中,听着它敲打杯底的声音,我整个人都被幸福灌满了。随着奶奶一声“吃吧”,大家就拿起筷子,吃着自己最喜欢的菜。当我们快要吃好时,奶奶爷爷还在厨房里忙着。其他亲戚来了,位置不够坐,爷爷奶奶就站在旁边等着,边等还边和他人操着一口地道的高邮话聊起家常来。家里浓厚喜庆的气氛一点也不逊色于酒店里的,虽然菜肴可能没酒店里的色香味俱全,但却比酒店里的更令人感到幸福。因为当长辈们做饭时,也把自己对家人的爱融进了里面。我喜欢所有人站起来干杯时发出的清脆的“铛”声,那声音响亮且清脆悦耳,更给家里增添了很多欢乐气氛。最后一道压轴菜——春卷也摆上了桌。这春卷的馅是由大蒜和肉丝做成的,虽然有些辣,但由这辣带来的火热也体现出了热闹的场面。

  烟花已照亮了整个天空,这个夜,灯火通明,是大家期待已久的“狂欢不眠夜”。

关于过年习俗作文3

  春节到了,大街上的灯笼红红火火,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真有过年的气氛啊!

  说到春节,有许多习俗,比如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走亲访友等。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放鞭炮、贴春联吗?因为在很久以前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它长年深居海底,每到农历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农历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又一年的除夕到了,半夜时分,年闯进村,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一老婆婆家门上贴着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接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声音,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走了。原来,它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所以,贴春联、放鞭炮的习俗就传开了。

  我喜欢春节,更喜欢春节有趣的传说。

关于过年习俗作文4

  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在忙碌之中,许多中国传统节日逐渐淡出人们生活,就连最重要的新年也不例外,年味是一年淡过一年。其实,“年”自有它的独特。

  广义的春节包括除夕,大年三十和除夕是同一天。特定意义的春节是指大年初一,农历新年的第一天。除夕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也就是大年夜。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春节俗称“年节”, 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过年时,又有很多习俗。

  先是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 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干干净净地迎新春。

  然后是贴春联。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另一来源则是春贴。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原来的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春联又富吉祥,避邪的意思,人们在过年时贴春联的方法为: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批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另一种常用的贴法,是在解放后由于横式书写格式改为由左向右,春联也可以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横批顺序也是从左至右,适合人们的阅读习惯。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人也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还有放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人们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放爆竹又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但是在今天如果过量燃放爆竹烟花,不仅会破坏环境,也会带来一定的噪音污染,因此只要微微的表示下即可。

  最最重要的当属 年 夜 饭。年 夜 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吃年 夜 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合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 夜 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这就是守岁,俗名“熬年。守岁又象征着把一 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最后就是拜年了。 “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或相邀饮酒、礼尚娱乐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直到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过年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是其他节日都无法替代的。我们亦应该对所有传统节日都留有几分敬畏之心,因为它们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因为那是中国人的习俗。

上一篇:阅读经典传承美德作文下一篇:六年级话题作文:快乐过春节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