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的表现手法白描

2018-08-19叙事

  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下面我们来看看记叙文的表现手法白描,欢迎阅读。

  白描缘于中国画技法名,在绘画中经常运用,是古代“白画”的发展,是一种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也有略施淡墨渲染,多见于人物画和花鸟画。

  白描也泛指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即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是我国文学中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传统的描写手法。在文章的描写上,就是用不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也不精雕细刻,大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炼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用最精练、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要求作者准确的把握住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不加渲染、铺陈,而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使用白描手法勾勒事物时,要求作者用简练笔触,对所描写之物的特征、状貌作真实的勾画;使用白描手法绘景时,要求作者用简笔作粗线勾画,组成生动的画面;使用白描手法描写人物时,可使人物更富神韵——在外貌描写中,运用白描手法,能洞穿人物骨髓,由貌触及本质、灵魂;在语言描写中,运用白描手法,能传神表达人物内心,展现情操品质;在动作描写中,运用白描手法,可使人物内心情感的表露更准确、语言更凝练。

  《羌村三首》以白描见长。

  至德二载(757)杜甫为左拾遗时,房琯罢相,他上书援救,触怒肃宗,被放还鄜州羌村(在今陕西富县南)探家。《羌村三首》就是这次还家所作。三首诗蝉联而下,构成一组还家“三部曲”。

  这组诗,每章既能独立成篇,又能相互联结,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虽然取材于一时见闻,而景实情真,略无夸饰。

  第一首写刚到家时合家悲喜交集的情景。“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一句”是具有特征性的乡村黄昏景色,同时,这鸟儿喧宾夺主的声浪,又反衬出那年月村落的萧索荒芜。写景中隐隐流露出一种悲凉之感。措语平实,不精雕细刻,不大加渲染,却极不寻常。非常传神地表达出人物的几分如释重负之感,又暗暗掺杂着“近乡情更怯”的忐忑不安。“邻人满墙头, 感叹亦歔欷。” 句是邻里的围观。消息不胫而走,引来偌多邻人。古时农村墙矮,所以邻人能凭墙相望。这些邻人,一方面是旁观者,故只识趣地远看,不忍搅扰这一家人既幸福而又颇心酸的时刻;另一方面他们又并非无动于衷地旁观,而是人人都进入角色,“感叹亦歔欷”,是对之羡慕?为之心酸?还是勾起自家的伤痛?短短数语的描写中,运用白描手法,就能洞穿人物骨髓,由貌触及本质、灵魂,传神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展现出情操品质,使人物内心情感的表露更准确、语言更凝练,多么富于人情味,又多么含蓄蕴藉。

  第二首写还家后矛盾苦闷的心情。“娇儿不离膝, 畏我复却去。”杜甫这次奉旨回家,实际上无异于放逐。对于常人来说,“生还偶然遂”自是不幸中之大幸;而对于忧乐关乎天下的诗人,适成为幸运中之大不幸。居定之后,他即时就感到一种责任心的煎熬,觉得值此万方多难之际守着个小家庭,无异于苟且偷生。可这一切又是迫不得已的。这样一种缺乏欢趣的情态,连孩子也有所察觉:“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早见此归不是本意,于是绕膝慰留,畏爷复去。”(金圣叹)对于“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的诗人,没有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白描的手法,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炼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小孩子形象,传神表达小孩子的内心情感,这个细节更表现出诗人的悒郁寡欢。

  第三首写邻人来访情事。“群鸡正乱叫, 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客至”的当儿,庭院里发生着一场鸡斗,群鸡乱叫。待到主人把鸡赶到它们栖息的庭树上,院内安静下来时,这才听见客人叩柴门的声音。在这句里,杜甫继续使用白描手法勾勒事物,笔触简练地对所描写之物的特征、状貌作真实的勾画——简笔作粗线的勾画,组成生动的有生活味的农家画面;不但颇具村野生活情趣,同时也表现出意外值客的欣喜。

  总之,这种“若寻常人所欲道”而终使“才人莫知措手”的白描表现手法,充分体现出作者笔墨简练的功力。这组诗语言平易,诗意凝炼,音韵谐调,抒情气氛浓郁,在唐诗中以白描见长的表现手法中占有重要地位。

  鲁迅曾说:“白描却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即概括成十二个字,即“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上一篇:记叙文阅读表现手法下一篇:记叙文表现手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