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乡村医生现状调查(2)

2020-06-20调查报告

  村医队伍老龄化让一些村卫生室的服务效果大打折扣。

  3月20日下午,记者在保定市某乡镇卫生院遇到了村民李兴龙,因妻子胃部不适,他骑电动车带妻子来看病。“村里倒是有卫生室,但医生年纪太大了,不敢找他看!”李兴龙坦言,村民们现在有什么不适,基本都不去村卫生室了。“老医生自己走路都有点摇晃,怎么放心叫他看病呢?”

  在李兴龙所在村的村卫生室,68岁的村医李玉民告诉记者,他从医已经48年了,经验还算丰富。本来看些小病没问题,但随着年龄增大,身体每况愈下,很多时候觉得力不从心。

  “现在眼睛不太好,也没法给患者打针,每天只能坐在屋里给人开点口服药。”李玉民叹着气说,“我提了很多次要退休,可我要是退了,就没人补上了。去年,邻村儿就有个干了30多年的老村医因为心脏病住院,村卫生室只能关门。现在因为村医年龄太大,我们乡已经有五六个村的村卫生室不得不歇业了。”

  像李玉民这样的老村医,很大一部分是由以前的赤脚医生转化而来,专业行医资质也成为他们难以跨过的“一道坎”。

  国务院2003年颁布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简称《条例》)中规定:“国家鼓励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开办村医疗卫生机构,或者在村医疗卫生机构向村民提供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并明确提出“到2010年全国大多数乡村医生要具备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资格”的目标。但自2004年1月1日《条例》实施以来,各地区执行进度和实施进展不平衡,乡村医生中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比例差异较大。

  “乡村医生资格相对较为容易取得,大部分村医都有;但要获得国家承认的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就需要相当的专业水平和学习能力了。”李德福说,因为相对年轻,又有正规学历,他在2000年就考取了助理医师资格证,可附近一带其他的村医,拿到这个资格证的并不多。

  该县卫生计生局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县目前设有卫生室的行政村共900个,执业人员共1502人,其中具有乡村医生资格证的866人,但有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仅150人,有执业医师资格的120人。

  “按照规定,乡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必须要有正规中专以上学历才能报考,但现在在岗的许多乡村医生尚无规定的中专学历,尤其是上了年纪的村医,以后也很难再拿到资格。”李德福坦言,目前村医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个别无证村医乱看病、乱用药的情况时有发生。

  “村医医治的多是感冒发烧等常见病,为了显示‘疗效’,有的人专爱‘多开药’‘下猛药’。甚至开药能治的病要打针,打针能治的病要输液,在过度医疗的同时,也向村民灌输了错误的诊疗习惯。”在石家庄某县村里行医20多年的村医李猛说,为了迎合村民心理,个别村医专门挑“来得快、药劲猛”的药进货,抗生素最受欢迎。

  “村医也知道抗生素滥用不好,但没有办法,老百姓要的是立竿见影,就认这个。本村的村医不给他开,人家可能就会去邻村,反而影响了自己的收入和口碑。”

  保定市某县村卫生所外,村民正在输液。 河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2015年针对我省某地264名村医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村医只有25.4%,只有1.5%的村医对收入感到满意。

  村医工作风险越来越大,岗位吸引力越来越小

  自称“还有十来年奔头”的李德福已经准备离开了。

  “准备去县城。我有助理医师资格证,可以自己开个诊所或者去私人医院上班。”作为一名扎根农村20多年的村医,李德福觉得自己对农村和乡亲们还是有感情的,但收入低、工作累、风险大,“要走真是出于无奈”。

  “我们村医,不像正规医院每天按时上班、下班,虽说现在病人少了,可只要村民有需要,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必须赶过去。我每天白天开业接诊,晚上手机也一直开机,不要说周六日,就是过年也不能完全休息。可以说,我是365天乘以24小时随时待命。”李德福表示。

  让李德福觉得太累的还有大量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健康档案管理、精神卫生保健等。

  2011年颁布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规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农村主要是由乡镇卫生院负责组织实施,村卫生室分别接受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管理,并合理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

  记者调查了解到,尽管各地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分工不尽相同,但在大部分地区,村医都需要承担大量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认真做起来,劳动量很大,每项都要落实到每家每户每个人。

  李德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个1500人的村子为例,保守估计有65岁以上老年人200名、其余年龄高血压患者200名。按规定,仅这400人,每人每年需要随访4次,每人次1小时,共需1600小时。就算一年365天不休息,一个村医也需要每天拿出4.5个小时做随访。

  “全村人每年检查一次身体,每人从查体、记录再到录入电脑,最少需要40分钟,1500人就是1000小时,平均每天2.7个小时。还有村民档案的更新,一个村医一天平均诊察30人,再加上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孕产妇管理,0-6岁儿童健康管理……还有看病时间吗?”李德福说。

  李猛更担心的则是医疗风险问题。“公立医院医生出了医疗事故,多少有医院兜着;我们万一出点事儿,完全是自己负责。每次出诊给村民输液,我都怕出什么问题。别说人命关天,就是出点小事故,也可能几年甚至半辈子都白干了。”

  “有一次给村民输液,青霉素皮试没反应,谁知液体输进去后患者感到不适。我赶紧对病人进行急救。幸亏过了十几分钟,病人醒过来了——我当时腿都软了。”李德福说,正是那次经历促使他下决心要尽快离开村医岗位。

 老村医留不住,年轻村医更招不进来。

  2015年毕业求职时,省内某医科大学应届毕业生孙青瑞一度想报名参加某市事业编制社区医生的考试。可一听说要捧上这个“事业编”的“饭碗”,必须先到设在农村的卫生服务站工作满5年时,这个兴冲冲而来的小伙子连报名表都没填,扭头就走了。

  “当村医?想都没想过。”来自农村家庭的孙青瑞表示,村医待遇低还在其次,主要是村里诊疗条件差,晋升和发展潜力都很小。“试想一下,当和我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同学们在正规医院获得锻炼机会的时候,我作为村医,却只能每天把时间用在给村民看常见病和做健康档案上——5年后专业水平肯定是天壤之别。”

  “农村基层卫生岗位缺乏吸引力,当然与待遇低有关,但待遇低绝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河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刘继红指出,有研究显示,目前造成医学毕业生不愿意选择农村的因素中,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生活条件差、培训进修机会少和工资低。“一个学医的大学毕业生肯定会考虑自己的职业前景问题,他也要成长、要进步,还有成家、甚至以后子女受教育等等,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原有村医流失,加上新生力量不足,致使基层乡村医生队伍后继乏人,个别地方甚至出现“村医空白村”。

  李德福所在乡目前共有30个村卫生室,2012年,3个偏远村村医外出打工后,这三个村就成了“村医空白村”。该乡卫生院院长白勇告诉记者,上级一直在为这3个村卫生室招聘村医,但由于村卫生室位置偏僻、人口少、收入不高,几年来仍无人应聘。

  “最近3年来,全县才招到了5名村医,绝大部分不到一年就走了。”说起缺人遭遇的尴尬,冀中某县卫生计生局一位副局长无奈地表示,县里每年都在招村医,但鲜有人问津。

  为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并留住他们,我省《2011年“大学生村医”计划实施办法》规定,“大学生村医”在岗期间,比照当地乡镇从高校毕业生中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总和确定工作补贴标准,并按照当地对事业单位的规定,参加相应社会保险。聘用到期考核合格的,可免试入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专科起点本科教育院校;3年内报考省属高校硕士研究生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应通过多种途径为大学生村医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条件。除必要的收入保障外,还可让大学生村医与乡镇卫生院人员一起实行优胜劣汰的工作机制。有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大学生村医,可与乡镇卫生院的人员竞争上岗。这样既可调动大学生村医工作的积极性,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服务农村医卫工作的能力,又可打破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的铁饭碗,促进人员流动,提高工作效率。”刘继红建议。

上一篇:和谐师生关系演讲稿下一篇:我国医生生存状态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