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年代,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电子学习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到中小学生的课内外学习中。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以一种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的崭新面貌出现在教学变革的舞台上。翻转课堂迅速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教学变革,并进入多国政府推动当地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文件中。尤其是可汗学院开发的“大规模网络公开课”(MassiveOpenOnlineCourses),简称“慕课”(MOOCs)的崛起,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受到更多学校和学生的青睐与热捧。我国重庆江津聚奎中学、山西新绛中学、山东省潍坊昌乐一中、上海古美高中、温州第二中学、青岛实验中学、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等积极实践翻转课堂,并衍生出家校翻转、校内翻转、课内翻转等诸多的“翻转”尝试。翻转课堂翻转了课堂的时空与教学结构,为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可是否能成为“解放学生学习力的革命”,还需要进行理性的思考与科学的实验。但不可否认的是,伴随着翻转课堂在学校教育中的勃兴,与此相关的学生学习力问题亦将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学习力的内涵
21世纪以来,学习力被引进教育领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并被看作是生活在21世纪的人最需要具备的能力,是每个人生存的最大资本。那么,什么是学习力?苏格兰的迈克杰屈克(B.J.McGettrick)提出了学习力的“双螺旋结构”理论。其一是反映学习者的意愿的学习态度、情感、意向、动机、价值观;其二是反映学习试图达成的结果的知识、理解和技能。有研究者梳理国内外关于学习力的认识后发现,人们对学习力的认识和理解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即学习力作为一种蕴藏于人脑中的潜能,是能得以开发与培养的终身学习之力;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创新力的总和;是学习的总量、质量、存量、流量和增量的综合体现;是创造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源动力;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以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状态和过程的能力等。结合学生学习的特点与学校教育的特殊性,我们可以将学习力理解为:学生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过程中,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来获得知识和能力,以促进学习品性不断提升的动态能力系统,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强弱的尺度,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转化力和学习创造力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