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优秀教案(2)

2018-09-13教案

  (1)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差异

  区域

  要素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地理

  位置 30°N附近,地处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 43°N~48°N,地处东北地区的中部

  气候

  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 000 mm以上,水热充足 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

  土地

  条件 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黑土为主,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矿产资

  源条件 矿产资源贫乏 有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2)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域

  要素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水热条件 良好 较差

  耕地类型 水田耕作业 旱地耕作业

  耕作制度 一年两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

  水源条件 河湖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 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宜发展畜牧业

  (3)地理环境对其他生产活动的影响

  区域

  要素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交通

  条件 位于沿海航线中枢,长江入海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 有便利的公路、铁路运输条件

  原料

  燃料 缺乏,从国内外运入 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

  工业

  类型 轻、重工业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重化工业基地

  思维拓展 分析区域发展和地理环境关系的技巧

  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需要从两个方向进行:横向和纵向。

  (1) 横向即是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的影响,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思维模式如下图所示:

  (2)纵向即是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思维模式如下图所示:

上一篇: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的教案下一篇: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比大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