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田野教学设计

2021-06-13日记

我们的田野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们的田野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们的田野教学设计1

  一、 教学目标

  1. 能用优美舒展的歌声描绘美丽的田园风光,表达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2. 认识连线这一音乐符号,感受它们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并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3. 让学生体会到除了音乐能表现美以外,绘画、诗歌、手工制作等也能表现美。

二、教学重点:

  用优美舒展的歌声表现歌曲美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

  1、歌曲弱起句的唱法。

  2、准确唱出第二句的尾音时值。

四、教学准备:

  1、歌曲带《我们的田野》、各种季节的有关田野、村庄的风景画或图片等。

  2、多媒体课件。

五、教材说明:

  《我们的田野》是组歌《夏天旅行之歌》中第二首,歌词亲切通俗,旋律优美抒情,犹如一幅动人的画面,立意高远,主题深刻,激发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立意要把祖国山河装点得更为美好的愿望,是一首寓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于艺术形象之中的优秀歌曲。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我们的田野》伴奏音乐,学生进教室。

  2、师:今天的天气真不错,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我们一起手拉手走出校园,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去看看郊外的美景。

  (在《我们的田野》音乐声中欣赏秋景图片。)

  (1)这些图片好不好看?美不美?

  (2)我们的祖国啊山河秀丽、景色迷人,人们安居乐业,个个幸福开怀。你们看:(课件)

  管桦爷爷和张文纲爷爷由此创作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我们的田野》。(播放歌曲)

二、新授

  1、理解和感受歌词

  师:起立,让我们一起来朗读,共同领略这美丽的景色吧!(出示歌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学习歌曲第一、二段:

  师:这首歌曲较长,有五段歌词,我们先来看第一、二段。

  出示歌谱0 3 5 3 6 5 6 5 3 5 1 3 2

  (1)分析指导第一、三句歌词的弱起唱法:

  师:(0)这个符号你们还记得吗?听听老师这个休止符号怎么唱。(教师在弱起处打拍停顿)

  指导:后半拍起唱:“0 3 5 3”; 突破难点:将“0”先唱成“嗯”作铺垫,即:0 3 5 3,熟悉后,去掉“嗯”字,按休止符的正确停顿练唱。

  嗯mi so mi

  找一找还有什么地方后半拍起唱的?“0 5 1 2”。自己练习。

  大家随着音乐来轻轻地唱一唱第一第二段歌词。(学生跟着钢琴轻声哼唱)

  (2)分析比较第二乐句的尾音与其他乐句尾音的时值。

  第二乐句的尾音时值是多少?其它乐句呢?

  (3)讲解连线。

  师:连线有两种:一是连接相同音高的音叫做连音线;二是连接不同音高的音叫做圆滑线。

  (让学生找出有连线的地方,唱一唱)

  (4)师:大家把一二段再唱一遍,注意感受连线。(唱的过程中提醒学生唱好前两句的弱起的节奏)

  (5)师:真不错!同学们经过短短几分钟时间已经把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基本唱准确了,那么怎样才能把歌曲唱得更好听呢?(学生讨论)

  师:大家说得很好,应该优美、抒情,轻声、整齐、字正腔圆,甜美的表情等。接下来大家调整好状态有感情地演唱一遍

  (6)我发现有的小朋友唱得特别优美,想听听他们在唱的时候心里 怎么想的?

  (心里有景色,自然有感情)

  再唱一遍。

  3、前面两段会唱了,后面三段就不难了,只要心里想着谱,嘴里跟着哼词,很快就会唱了。下课后同学们自己去试试好吗?

三、拓展延伸:

  1、《我们的田野》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又是一幅清新的水彩画。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四(1)班同学画的《我们的田野》。今天,让我们也拿出画笔,把这美景画下来吧。

  2、优秀作品贴在教室墙上。

四、小结:

  辛勤的耕耘换来了丰硕的成果,让我们把美好的心愿,播种在希望的田野上,把这祖国山河装点得更美丽!

  听《在希望的田野上》,学生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我们的田野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歌曲宽广、优美的音乐情绪,体会歌曲中描绘的大自然的美丽景象,逐渐养成对大自然以及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体验音乐旋律,探索歌曲中所描绘的自然山河的`秀丽,通过小组合作,利用三角铁和沙锤进行简单的打击乐创编,体会创编的快乐。

  【知识与技能】

  能够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并掌握连线的两种名称、用法以及连线在歌曲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难点】

  掌握连线的两种名称,并能背唱第一段。

三、教学用具

  三角铁、沙锤、钢琴、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图片,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说出图片上的事物。

  图片一: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小鹿在嬉戏。

  图片二:连绵起伏的山川,一条河流从山谷流过。

  图片三:在一片绿色的草地上,有许多小朋友在一起野餐。

  2.请学生回答这几幅图片带来的感受,以此引入本课《我们的田野》。

  (二)初步感知

  1.播放《我们的田野》,在聆听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

  (1)这首歌的音乐速度是怎样的?

  (2)这首歌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总结:这首歌的音乐速度是中速,音乐情绪是宽广、优美的。

  2.再次播放歌曲,并引导学生思考: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

  学生交流讨论后得出:歌曲描绘了大自然的田野、湖泊、鲜花、森林等,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风景。

  (三)学唱歌曲

  1.发声练习:小背打直,小手置于头顶,将声音向上提,用“mi-ma”做发声练习。

  2.教师钢琴范唱,学生跟琴模唱,熟悉歌曲旋律及歌曲节奏。

  3.学生根据曲谱演唱旋律,教师提出问题:音符上方的连音线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讲解连音线有两种名称及用法:一种连线是延音线,其作用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音高的音符相连,在演唱或演奏时作为一个音符,只演唱或演奏第一个音,它的时值等于所有这些音符的总和。另一种是圆滑线,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音高的音符相连,表示在演唱或演奏时应该连贯。

  4.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曲谱中带有连音线的部分,区分出哪些是延音线,哪些是圆滑线。

  5.教师钢琴弹奏连音线部分,学生看谱演唱,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能够正确演唱两种连音线的唱法。

  6.学生完整演唱曲谱。

  7.带节奏的朗读歌词,加强学生对歌曲节奏的正确把握。

  8.教师钢琴伴奏,词曲结合,学生完整演唱,并思考:歌曲描绘了大自然的田野、湖泊、鲜花、森林等,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风景,作曲家想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演唱歌曲?

  9.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作者想表达的是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建设美好祖国的愿景。

  10.教师指挥,学生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后,背唱第一段。

  (四)巩固提升

  请学生以前后四人为一小组,十分钟时间,将事先准备好的沙锤、三角铁,进行简单的打击乐伴奏,并上台展示小组成果。

  (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这节课我们学唱了《我们的田野》,歌曲中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这些美好的自然景色伴随歌曲一起被我们记忆。也加深了同学们对大自然和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将来建设祖国的美好愿景。

  作业:与同桌分享你都见过哪些,或者喜欢大自然的哪些景色。

上一篇:《我们的画》教学设计下一篇: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优秀教案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