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沈从文先生的作品《边城》,我从肺腑之中、从内心深处是很有些喜爱的。沈先生用他的笔、他的心灵细腻多情地描绘出了他深爱的湘西世界。我的神思在美丽的文字讲述的秀美湘西里游历,感动,痴醉。
那人、那景、那事不止一次地把我带回生养哺育了我的家乡的那片土地,那些亲人,那些景与事。不多见山与水,是家乡与湘西的不同,血液中流淌的质朴、勤劳、坚强,那些可贵的品质,两地的人民却是那么的相似。
于一个生活在我的家乡的人来说,像我,对于这份质朴、勤劳与坚强的了悟与理解也许会更真切一些,至少在我的心中这些都曾教我受益匪浅。我的体验,我的思绪便从这份质朴、勤劳与坚强之中开始了前溯,我的心,也随之开始了隐隐有所思感。
农村,童年,可言的快乐大概是少的罢。比如当我应当快乐时,我却不晓得何为快乐;而我明白了快乐时,它又已与我擦肩而过了。有时我会想,人生其实也莫不过如此吧。当我们劳筋骨、饿体肤之时,却往往又一无所有,为此不得不劳心忧虑,四处奔波,身心乏累。
而我们终于可得享天伦,衣食有足之时,却“逝者如斯”,鬓发皤然,垂垂老矣,每每又使我们惕然心伤,感慨良多。我记忆中的村里的老者便是往往如此,他们戴顶破草帽,坐在门槛上,坐在槐树下,坐在街道边,抽着旱烟,一语不发。或者是不时地叹气,说人生苦短,余日无多,不知还有几多春秋,有时竟会莫名地老泪纵横。而对于我自己,我起先也是很怕的,因为既没有了快乐,却依然还有着另一样少乐之事在缠着我同我的家人,那便是困厄。
或许,在老者们的浊泪里,本就包含了人生数十年的辛酸、艰苦与困厄呢,在他们,自己一辈子如同就只是艰苦,所以就难得再去奋斗了。我们在一起的亲友虽大都如此贫拮,然而,宝贵的是,困苦之中的希望并未泯去,村里的人都清楚,不流血流汗,不下苦功夫,凭是谁,都是窘迫,不下力气,神仙也走不出困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