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试题精选(3)

2018-07-14试题

三、解答题(第25、24、26题,每题2分;第27题, 5分第28题4分;第29题7分;第30题6分;第31题9分;第32题4分;第33题7分;共48分)

  24.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O是它的重心,请在图中作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5.如图所示杠杆OBA处于平衡状态,请分别画出F1的力臂L1和F2的力臂L2.

  26.读出上图弹簧测力计所示的示数,并把它填写在横线上:物体的重力为 N.

  27.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 台上,把 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时出现如图甲的情形,此时应向 调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由如图乙、丙可知烧杯的质量为 g,烧杯中液体的质量是 g.

  28.某同学利用一只弹簧测力计和装有适量水的杯子,测出了一颗小石块的密度.测量方法如下:

  (1)用细线将小石块拴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的重力,记为G;

  (2)再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受到的拉力,记为F;

  利用测出的物理量可得:小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小石块的密度p= (水的密度用p水表示).

  29.如图甲,底面积为80cm2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

  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为60cm2、高为

  12cm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

  簧测力计下,小王要探究圆柱形物体A逐渐浸入

  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形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

  离h的关系.(使用刻度尺测量h,不计细线重)

  (1)小王从圆柱形物体A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多组F、h,并将测量的结果填写在实验表格中,依据实验表中数据,在图乙中的方格纸中画出了F与h关系的图像.

  ①由图像乙可知,物体A的重力为 N.

  ②观察图像乙,可以得出结论:在物体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物体A浸没后,当增大h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此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入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③由图像乙可知:当h等于10cm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 N.

  (2)物体A在容器内浸没后与未放入物体A前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 Pa.

  30.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C与E两图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

  变,研究浮力与 关系:根据A与E两

  图所标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

  中所受的浮力为 N.

  (2)小明对ABCD四个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

  3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对有关的问题分析如下:

  (1)他们利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先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 拉着木块沿长木板滑动,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 力.

  (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他们应控制接触面的 不变,改变 ;实验中应用了 的研究方法.

  (3)实验中他们发现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性,很难读数,原因是: ;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小明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利用该装置的优点是: .

  32. 10cm3水内大约有4×1023个水分子,每个水分子的体积有 m3.每个水分子的质量是 kg.(说明:不考虑分子之间的空隙)

  3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轻质圆柱形容器甲、乙分别盛有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2S. (p酒精=0.8×103kg/m3)

  ①若乙容器中酒精的质量为1.6kg,求酒精的体积V酒精.

  ②求乙容器中0.1m深处酒精的压强p酒精.(液体内部压强计算公式p=pgh)

  ③现有物体A、B(其密度、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请在物体A、B和容器甲、乙中各选择一个,当把物体放入容器中后(液体不会溢出),可使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最大且压强最大.求该最大压力F最大和最大压强p最大.

上一篇:高一数学暑假作业试题精选下一篇:性格测试题目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