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大户与合作社粮食生产论文(2)

2020-06-20实用文

  3.1实施机械化作业,提高粮食单产

  粮食产量的持续提高来自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种植大户与粮食合作社将小块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土地撂荒现象的出现,有利于对现有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充分利用,同时为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供了保障。据统计,2008年北方地区6.67hm2以上种粮大户户均拥有农机1.68台套,每万公顷有农机1241.55台套,高于同一时期我国平均水平。农业机械的使用具有规模效益,经营规模越大,成本越低。2011年我国270个早稻万亩示范区比所在县的平均产量增长了1831.5kg/hm2,950个小麦万亩示范区比所在县的平均产量增长了2137.5kg/hm2。浙江省的石粮食合作社,成立1a期间,添置了1台催芽机、1台碎土机、2台烘干机、3台插秧机、9台犁田拖拉机及1条流水线,加上农机仓库建设,投入资金超过100万元,其种植的水稻产量为8250kg/hm2,大大高于农户散种时的产量。近年来,我国对购买农业机械予以补贴,对种植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来说利于降低购买农业机械的成本,有利于添置高效率节能环保和科技含量高的大中型农机具,实现机械化生产、工厂化育苗、机械化播种、机械化收割等,优化农业机械化装备结构,使粮食生产由劳动密集型技术向资本密集型技术转变,降低粮食生产的成本,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3.2高素质经营主体,提升种粮积极性

  据2009年国家相关部门对333户种粮大户的调查显示,户主为初中文化程度的为163人,占被调查农户总数的48.95%;高中文化程度的为80人,占被调查农户总数的24.02%;小学文化程度的为59人,占被调查农户总数的17.71%;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为26人,占被调查农户总数的7.81%;文盲5人,占被调查农户总数的1.50%。样本户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种粮户所占比例为31.83%,2009年我国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比例仅为16.71%。种粮大户相对零星农户而言,具有文化水平、技术水平上的优势,为其学习和应用新技术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样,我国种粮合作社都是由一些种粮带头人担任主要负责人,其素质也相对较高。而且,现有的“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项目,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合作社理事长、种粮大户的经营管理培训。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实现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关键在于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我国种粮合作社都是由一些种粮带头人担任主要负责人,合作社经营过程中,将播种,除草,施肥、灌溉、收获等进行工种划分,农民各司其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力专业技能,促使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进而降低了我国劳动力素质低对粮食生产造成的影响。劳动分工也使得农民主动自愿地参加学习与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加快了对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的接受速度。

  3.3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确保粮食生产用水

  生产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主体是农业生产者,生产性工程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建设主体应当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但组织群众投入农田水利建设也因农产品比较收益低、农田水利工程涉及范围大、农户收益程度不同等而很难有效开展。种粮大户经营规模较大,绝对收支水平较高,为提高粮食生产效益,投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平投资倾向比一般农户要高。2009年我国相关部门对335个样本户的调查表明,20户改造了泵站,32户进行了灌溉水源建设,31户进行了渠道建设,20户修建了排涝设施。从资金投入情况来看,种粮大户户均投入渠道建设的资金为11万元,改造泵站的资金为7万元,投入灌溉水源建设的资金为4万元。种粮大户与97种粮合作社通过加大对修路、修建桥涵闸、新打机井、健全排灌渠系等农田基础设施的投入,将耕地建成“田成方、渠相通、路成网、电能达、旱能灌、涝能排、高产稳产”的标准粮田,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种粮效益,这又促进了种粮大户与种粮合作社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维护和投入,有效推进了用水“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解决。

  3.4科学示范,促进种粮技术推广

  要保证粮食的高产优质,科技是根本。以户为单位生产的分散性和差异性,客观上又为农技服务增加了难度,致使科研成果推广率低,不能形成生产力。对此,湖南省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对33.33hm2以上的种粮大户安排1名专业技术员蹲点指导,20.00hm2以上的种粮大户安排兼职技术员上门指导,6.67hm2以上的种粮大户安排流动技术员定期指导。由袁隆平院士担任名誉董事长的湖南省隆平高科种粮专业合作社,由于使用优良品种和新技术,平均增产近1500kg/hm2。种粮大户和种粮合作社是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的试验田。在种粮大户、粮食生产合作社的带动下,村民自觉接受农业科技培训,积极应用农业新技术,有效地促进了种植水平的提高。部分种粮大户和种粮合作社还与当地农业院校、科研与技术推广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作为顾问,在粮食生产中利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农业高新科技,深入实施良种化工程,加大优良品种的繁育、引进、推广力度,提高优质高产品种的更新、繁育和储备能力,提高农业的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品牌化、生态化等。不少种粮大户、合作社为周边农户提供机耕机收、抗旱浇水、统防统治服务,不仅增加了自己的收入,还促进了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深松深翻、种子包衣、精量半精量播种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新型主体的带动作用,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推广,保障了粮食生产的产量和质量。

【种粮大户与合作社粮食生产论文】相关文章:

1.粮食生产大户收购合同范本

2.大户的解释及造句

3.影响粮食生产安全的原因以及建议措施论文

4.粮食生产快速发展建议的论文

5.财政资金服务粮食生产论文

6.隆昌县粮食生产论文7.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问题及建议论文

8.高门大户成语解释

上一篇:影响粮食生产安全的原因以及建议措施论文下一篇:市发展粮食生产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