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歌的道教情怀(4)

2018-07-20白居易

  三、自由超脱的人生境界

  道教从道家与玄学中吸取了自由逍遥、放任无拘的精神追求,葛洪的《抱朴子·金丹卷》中说:“任意所欲,无所禁也。”《太平经》中还说:“夫道者各为其身,不为他人也。”所以道教更追求精神的放任自由与无拘无束,看破虚名浮利,凌傲王侯富贵,对现实支配法则持不屑和反抗的态度,主张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当文人在仕途上遭受挫折的时候都以此来求得心理的平衡和精神上的满足,白居易也是如此。

  白居易早年“志在兼济”,江州被贬后,宦情日减。到了晚年,白居易更是超脱于党争之外,留连于诗酒之中,摒弃功利欲望,白居易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中隐”理论,并且亲自实践。“中隐”既不是隐于山林的小隐,也有别于隐于朝市的大隐,而是以闲官、散官为隐。这样既照顾到个人生计问题,又与仕途保持安全的距离,虽然不如真正的隐士那般清高脱俗,但是在内蕴上更符合平凡人的气质。其根本上是将人生的价值关怀由出仕转变为自适,投注到自我真实的生命意志和自然欲求中,在平凡的生活中达到审美的提升。

  《抱朴子·内篇》说神仙分为三个等级:“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 道教中的“地仙”就是大多如闲云野鹤般四处游览,借清幽山水让精神获得相对的恣放和自由。白居易被道教奉为“地仙”, 但是他对此有更深的理解。他说“浮荣及虚位,皆是身之宾。唯有衣与食,此事粗关身。苟免饥寒外,馀物尽浮云。”(《初除户曹喜而言志》)“身闲当富真天爵,官散无忧即地仙”(《池上即事》)只要是内心保持超脱名利的非功利人生的态度,那就是“地仙”了。白居易还经常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时时以通达的态度面对不如意,从中获得一种精神的超越,保持知足常乐的心境。陈寅恪的《白乐天之思想行为与佛道关系》指出:“乐天之思想一言以蔽之曰知足”,而且“白居易的‘知足’源自老子的‘知足不辱’。”笔者认为白居易随缘自足的思想可能也受了禅宗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白居易的思想与道教知足守分、遂性自适的思想也不无干系。

  不过,白居易对道教并不是完全服膺的,他也写过怀疑道教神仙术、炼丹术的诗歌,如《新乐府·海漫漫》、《梦仙》、《对酒》、《罢药》等。白居易一方面否定丹药一方面又热心尝试炼丹服药,这样前后矛盾的行为也恰好反映了白居易宗教观念的驳杂与其思想的复杂、矛盾。

上一篇: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下一篇:白居易《琴茶》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