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学讲解(5)

2018-07-16背影

  生:我认为所要表达的感情,就是本文中心,无非就是表现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我认为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爱只是一个方面,尽管是主要方面,但我要提醒大家的是还有儿子对父亲的爱。也就是说,表现父子深情。

  师:真是一语中的。

  生:老师我有个疑问,我们常说严父慈母,可文中的父亲更多的是像一位母亲,无微不至地关怀着自己的儿子,这岂不是对严父形象的糟蹋。

  师:你说的糟蹋,言之过重了,但老师明白你的意思,你提出的问题很深刻,我想听听同学们的意见。

  生:我也有同感,我总觉得这一父亲形象少了一点男子汉应有的阳刚之气。

  师:我保留意见。

  生:我认为这一慈父形象的背后,有阳刚的一面。比如父亲的这句话语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句话语气坚定,有一种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气概。

  师:你明确而创造性地表达了老师所要表达的意思。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注意语气。(生齐读)

  师:很好,读出了坚定乐观的语气。

  师:你们说得丰富多彩,认识深刻,所提的问题,也很有见解,希望你们牢记父亲的谆谆教诲,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多媒体播放《父亲》,师生齐唱)

  师:同学们,普天之下似乎只有母爱无边,但我要告诉你们:寰宇之内仿佛更有父爱永存,真是可怜天下父亲心呀!而父母的心,其实就是伟大的无私的爱。让我们把这种伟大无私的爱传递下去,把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下课!(大屏幕出示)

  三、点评:

  马波老师的案例是一个开放的、生动的、以学生为主的、充分发挥教学民主的、令人回味的优秀案例。  从教学全过程来看,全课教学思路开阔,步骤明晰,布局合理,交流充分,手法多样。导语新颖,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设计独具匠心。内容分析紧紧围绕背影这一文眼设置问题,重点突出,难点启发引导很讲技巧,有很强的调控能力,面对学生的疑问,毫不惊慌,耐心讲解,以理服人。既走进课文,深挖教材承载的语文信息,又走出语文课堂,积极向外拓展延伸,特别是结尾上升到中华传统美德上来,更是锦上添花。齐唱《父亲》是活动形式的变化,也是对文章主题的深刻表达,真是说得好听,不如唱的动听感人,使全课教学余味犹存。

  一句话,全课可谓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值得细细品味,好好咀嚼。

上一篇:有关背影的课文教学反思下一篇:《背影》教学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