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自传》与“边城”的意义(11)

2018-07-20边城

  四

  《从文自传》中的湘西生活,还有作者当年对周边生活旺盛的好奇心,为成就这位未来的文学家准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这一切对“自传”中的沈从文来说,实在是想也没有想过。他从小逃学,少年嗜赌,十几岁当兵,待稍微懂事面临的问题始终是如何找一份差事活下去。他对各种事物好奇,也主要是为见多识广,寻一条更好的生路。他其实是匍匐于生活的性情中人,因此才有那么多在当时一般文人笔下所没有的人生体验。在此意义上,文学创作似乎真正带一点捉弄人的意味,所谓“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然而,真正成就沈从文写作的,说到底,还是由五四新文化运动而形成的提倡思想与个性解放的文化氛围,使他坚强而执著的个性,以及由这个性成就的“边城”写作,终不至于因“不合时宜”而被时代埋没。沈从文不是生活中随波逐流者,最令人钦佩的是支撑他强悍生命力的为人意志,无论环境多么困苦,都不放弃求生的希望;与此同时,他心中永远憧憬一种无法用理性言语表明的美的人性境地,并在他的“边城” 写作中不顾一切、跌跌撞撞地一路追寻到底。当他遭遇“女难”,母亲为“我这种‘乡下人’的气质,到任何处总免不了吃亏”的秉性哭泣,他便再度离家,“走到一个使人忘却了我的存在种种过失,也使自己忘却了自己种种痴处蠢处的地方,方能够再活下去”,并发奋临帖,终于“我的几个字使我得到了较优越的地位”,如他所言:“生活虽然那么糟,性情却依旧那么强”。当他感觉在军队生活“多是从戎而无法投笔”,又不能运用手中的笔,像狄更斯那样“有本领把道理包含在现象中”,满足像作者本人一样的一些人虽“不想明白道理却永远为现象所倾心”的求知欲,便深感“目前一份生活不是我们的生活。目前太平凡,太平安。我们要冒险去作一件事。不管所作的是一件如何小事,当我们未明白以前,总得让我们去挑选”。于是也便有了“自传”最后一章“一个转机”,一场大病后,作者决心把自己的生命押上去,“向一个生疏世界走去”,他从湖南到汉口,从汉口到郑州,从郑州转徐州,从徐州又转到天津,长途跋涉十九天后来到北京,“自传”至此结束。但接下来的事实就是“他真的用一枝笔打出了一个天下”。

上一篇:《边城》人物“翠翠”的心理透视下一篇:试析在文化理想和现实之间徘徊—《边城》《长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