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诗中的轮台(2)

2018-07-12岑参

  其次,是岑参诗所反映的唐轮台风貌。

  总观岑参“轮台诗”,在写法上有这样的特点,即:言及主将及其军事行动,往往用唐诗中常见的“以汉代唐”的表达习惯,旨在述德颂功,约略记事,诗句较少写实性。如“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大夫讨匈奴”,“前年斩楼兰,去岁平月支”(《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车师西门伫献捷”(《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所用多为汉代词语。除此以外,岑参“轮台诗”重在写实。诗人凭借自己的经历与闻见,用第一手材料,真实地描绘、记叙了轮台风物及军旅生活,构成唐诗中独具风貌的一道壮丽的“风景线”。其对于轮台(实为北庭)的描写,从多方面展现了这个军事重镇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特色,使后世读者由此获得对于轮台(即北庭)真切的感性认识。如:

  孤城倚大碛,海气迎边空。四月犹自寒,天山雪濛濛。(《北庭贻宗学士道别》)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同上)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异域阴山外,孤城雪海边。秋来唯有雁,夏尽不闻蝉。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膻。(《首秋轮台》)

  轮台风物异,地是古单于。三月无青草,千家尽白榆。蕃书文字别,胡俗语音殊。愁见流沙北,天西海一隅。(《轮台即事》)

  诗中描写轮台,两次说到这是一座大碛、雪海边的“孤城”。岑参又有《北庭作》一诗,亦称北庭为“孤城”,曰:“孤城天北畔,绝域海西头。秋雪春仍下,朝风夜不休。”这正可说明在岑参诗中,轮台、北庭本指同一座“孤城”。这里春、秋两季都会下雪,而且秋季多大风。由“千家尽白榆”一句可知,当地居民较密集,而且,这里历来是少数民族聚居之所,诗中谓“地是古单于”以及“毡墙”、“毳幕”、“蕃书”、“胡俗”的描写,与史书“历代为胡虏所居”、“其俗帐居”的记载是一致的。

  就写实性而言,尤应关注的一个问题,是轮台(北庭)与西州的交通。岑参《使交河郡郡在火山脚其地苦热无雨雪献封大夫》诗开首数句曰:“奉使按胡俗,平明发轮台。暮投交河城,火山赤崔嵬。九月尚流汗,炎风吹沙埃。何事阴阳工,不遣雨雪来。”诗句纯为写实。西州交河郡,驻有天山军,在军事上归北庭节度使管辖。岑参以判官之职,由节度使驻地北庭(即轮台)出发,前往西州之交河城公干,他所经行的路线,即穿越天山的“他地道”。这条道路又称作车师古道或金岭道,是连接山北之北庭与山南之西州的最便捷的通道。《新唐书·地理志》于西州“交河”县下曰:“自县北八十里有龙泉馆,又北入谷百三十里,经柳谷,渡金沙岭,百六十里,经石会汉戍,至北庭都护府城。”所记总里程为三百七十里,渡越的金沙岭,即天山南北的分水岭,亦庭州与西州的分界线。古道犹存,这些年正成为旅游者注目的热线。笔者读过两篇今人的游记:一篇是历史学家薛宗正的《翻越天山——他地道考察记》(载《中国西部文学》1998年第2期),作者是由南而北穿越, 黎明进山,经过“十四个半小时的步行劳顿”到达山北之三道桥,此处距北端山口仅数公里之遥。另一篇是方志工作者王秉诚的《车师古道见闻录》(载《北庭文史》第4辑),作者是骑马由北而南穿越,早饭后入北端山口,下午四点二十分登上金沙岭,六点五十五分到达南端山口。两篇游记告诉我们,无论骑马或步行,一日之内即可翻越天山。翻越天山的路程约五十公里,北端山口距北庭城四十公里,南端山口距交河城约七十公里,由北庭到交河的全程约一百六十公里。据陈梦家《亩制与里制》(载《考古》1966年第1期,科学出版社),唐一小里约等于442.5米,《新唐书》记载的三百七十里折合为一百六十四公里,与上述实际里程大体相合。岑参当年骑乘快马,平明由轮台(即北庭)首途,暮投交河,按九月天气的昼长计算,恰是一天路程。

  岑参“轮台诗”还反映了当时从北庭入长安所取的道路。唐代,丝绸之路由长安西来,于敦煌分为三条路线:其南道缘塔里木盆地南沿而行,与本文内容无涉;其北道(亦称中道)沿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沿而行,经高昌、交河,迤逦西去;其新北道沿天山北麓,经伊吾、北庭西去。北道与新北道之间,隔着天山,上文所说的他地道,正是连接北道与新北道的跨越天山的通道。岑参有《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诗曰:

  天山有雪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交河城边飞鸟绝,轮台路上马蹄滑。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诗中“交河”、“轮台”二句,说明了萧治归京所取的路线,即由北庭至交河,进入丝绸之路的北道(即中道),而后东行。“轮台路”即他地道,“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二句写的正是经他地道翻越天山的情景。第三句的“赤亭口”亦北道地名。《新唐书·地理志》:伊州纳职县“自县西……三百九十里有罗护守捉,又西南经达匪草堆,百九十里至赤亭守捉,与伊西路合”。结尾四句写赠别,亦切天山风物。

  构思及内容与《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极为相似的,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两首诗都是先写下雪及雪景,而后写雪天气氛,渲染严寒,《白雪歌》“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四句,与《天山雪歌》中“晻霭”四句连造语都基本相同。《白雪歌》的结尾四句也像《天山雪歌》的结尾一样,写送别,曰:“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此“天山路”亦他地道。据《旧唐书·职官志》,节度使属下有“判官二人”,则《白雪歌》中的武判官与诗人为职位相同之同僚,交情宜深,故而送别之际,出轮台东门而直至天山脚下。

上一篇:岑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下一篇:岑参《走马川行》补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