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前赤壁赋》的五个“密码”(2)

2018-07-13赤壁赋

  密码2:赤壁历史上有两处赤壁。一处“武赤壁”,在今天河北省赤壁市。武赤壁是三国时期的古战场。看过《三国演义》都知道,三国有三大战役,第一就是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在赤壁之战中,各路英雄纷纷登场,真是“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另一处“文赤壁”,是因苏轼写《赤壁赋》得名,据说,文赤壁是今天湖北省的赤鼻矶,和武赤壁不是同一地点。

  对苏轼而言,不论是真赤壁还是假赤壁,都是一件要命的事。苏轼有兼济天下之才志,到了这样的英雄之地,必然感慨万千。他在《赤壁赋》里写了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曹操,当然通过客的口吻来写的: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这段话在文学史上历来被称道,简洁而有气势。破字有力量,下江陵的下非常快。顺流而东也这个东,非常迅捷:三句话把曹操不可一世的气焰写出来了——这是讲来时的形势。以后怎样呢?驻扎在江陵,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你看他蒙冲斗舰,相连千里;你看他旌旗飘荡,遮天蔽日;这是远景。

  接下来把镜头推近,一直聚焦到曹操的形象,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这八个字是造型特写,宴长江曹操赋诗是《三国演义》里的名段,讲的故事都在这句话里。曹操赋的是哪首诗呢?恰恰就是“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首《短歌行》。至此,苏轼的历史思维形成了一个圆,把曹操的英雄气收纳进来。

  最后怎么评价曹操?作者说“固一世之雄也”,这句话看起来简单,实际上非常难写。曹操这个人历史上争议非常大,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苏轼很滑头,他把前面的定语去掉,管你奸雄还是英雄,“固一世之雄也”,做了一个盖棺定论。

  把曹操捧得这么高,并不是苏轼的目的。所谓登高必重跌,捧起来是要让你摔得惨,他只一句话:“而今安在哉?”就达到了这个效果。会读书的人就知道,这是图穷匕见。你那么牛,现在哪里去了?当初就樯橹飞灰烟灭,而今简直烟消云散,早已无踪无影。

  苏轼写出了后人眼里曹操四种悲凉。第一,诗在人亡,诗还在,人没了。第二,物似人非,景物跟当年相似,游览的已不是当年人。第三,胜败转瞬,来时嚣张,最后困于周郎。第四,功业成空。胜也好,败也好,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云烟过眼。这些感情非常有曲折和波澜。把曹操描写成这样,想表达什么呢?我想,他主要不是写曹操,而是写此刻的自己。相比曹操,此刻的“我们”又怎样呢?

  客说:“况吾与子”,注意这句话,曹操是这样,何况是你我。我们怎么样?“渔樵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几句话是对照前文写的,有意跟曹操做比。曹操怎么来的?人家是破荆州、下江陵,千军万马、前呼后拥;我们是怎么来的?没有千军万马,只有鱼虾和麋鹿,惨不惨?曹操来的时候坐什么船,喝什么酒,再看我们,驾一叶之扁舟,怎么跟舳舻千里比?举匏樽以相属,怎么跟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比?曹操是一世之雄,我们是“天地之浮游,沧海之一粟”,又算什么呢?这些内容归结起来就一句话:曹操,我们比不了!

  然而,我们远远比不了的曹操,最后的结局是什么?“而今安在哉!”他去哪里了?他没了。曹操都没了,远远不如曹操的我们,存在感、人生价值和意义又在哪里?岂不是要彻底消失吗?朋友们在江上喝酒,喝着喝着,突然发现“我”不存在了,或者说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这是多大的悲凉啊!

  苏轼《赤壁怀古》写周瑜和《赤壁赋》里写曹操的用意不同。《赤壁怀古》写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想强调:他行,我不行。人家三十五六岁,指挥千军万马,我都四十五六岁,还在江边钓鱼,这差距有多大。《赤壁赋》写曹操表达了更为复杂的情感:他不行,我更不行。曹操不行,不是因为没有建功立业,而是即便建功立业最后还是消失无踪。相比曹操,连功业都没建的我们,存在感和价值感岂不是梦幻泡影?

  “壬戌之秋”,人生失意的苏东坡来到了赤壁。赤壁是他感怀凭吊之所,也是他伤心悲叹之地。赤壁没有改善他心中的痛苦,反而让痛苦更浓重。是这样一直痛苦下去,还是最终走出困局,实现了新的超越呢?苏轼选择了后者,其奥妙就在下一个密码中。

上一篇:前赤壁赋原文 苏轼下一篇:《前赤壁赋》主客问答结构的文化审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