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范文(3)

2018-07-16迟子建

  文中的鄂温克族的人们生活早额尔古纳河的右岸那片茂密的原始丛林中,一次次的迁徙着,繁衍生息。文中生动的描绘了游牧生活的鄂温克民族的生活习惯,他们住的地方叫做“希楞柱”,是一种用松木杆搭建的简易帐篷里,他们以放养驯鹿和狩猎为生,有储藏食物的专门仓库——“靠老宝”;他们高兴的时候会一起跳“斡日切”舞来庆祝;部落里的人得重病时,不是找医生来医治,而是会请萨满(巫师)来“跳神”以祛除病魔,部落里人死了要举行独特的风葬仪式;斯特若衣查节是他们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每到这时,人们就会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交换猎品,有的氏族之间还会联姻;他们信奉“玛鲁”神这些鄂温克人奇特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完全不同于汉族或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形态,他们似乎生活在封闭的原始文明中,不被世俗打扰着,使我们这些习惯于生活在所谓的现代文明中的“现代人”感受到了边地原住民文化中那种悠远、淳朴、神秘的远古气息。然而作者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展现鄂温克民族的生活风俗习惯,更重要的是想向读者展示鄂温克人在极其艰难的生存困境中激发出来的坚韧的生存意志与生存能力,更有鄂温克人在强大的

  现代文明侵入时奋力挣扎却无可奈何的尴尬悲凉。这一百多年来,他们经受了外族人们的侵略,经受了瘟疫的侵袭,饥饿的折磨 ,还有恶劣的生存环境,这些都没有让他们放弃本民族的文化和生活习俗,坚韧的守在赖以生存的原始深林的大山中,保持独立的民族特性。然而最终,随着社会的变迁文明的演变,他们的原始文明在受着前所未有的威胁,他们的森林被工业文明一点点蚕食着。他们试图反抗,保留下祖祖辈辈传承的生活。只是留下的人越来越少,下山的人越来越多,因为那里有着丰富的物资最后是剩下“我”和“安草儿”在这里孤独的守着,这是多么悲凉与辛酸。更衬托渲染悲剧性色彩的是“我”的坚持守候,当激流乡新上任的古书记上山动员“我”搬入定居点时,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不无悲愤地表示,“我们和我们的驯鹿,从来都是亲吻着森林的。我们与数以万计的伐木人比起来,就是轻轻掠过水面的几只蜻蜓。如果森林之河遭受了污染,怎么可能是因为几只蜻蜓掠过的缘故呢?”是啊,工业文明的发展,汉人对环境的破坏远远多出鄂温克人,记得书中曾描写一段山下之人的柴火都是伐新鲜繁茂的树木,而鄂温克人所燃烧的树木都是树林里枯枝落叶和枯死的树木。由此看出鄂温克族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爱护。只然而汉人犯下的错误,造成的人为灾难为什么偏偏要让无辜的鄂温克人来承担呢?当他们一旦放下枪,走出森林,融入山下的生活,他们也就失去了可以维系民族文化命脉的土壤,也就意味着这个民族无可挽回的消亡,这个民族的文明再也难以继续。可是,谁又能听到这哀怨缠绵的挽歌呢?处于封闭边缘地域的少数民族和他们的文化在强大的主流文化面前从来都是弱不禁风的小舟,只有被洪流所淹没,被主流文化同化。正因为如此,在《额尔古纳河的右岸》中当迟子建让一个九旬鄂温克老人叙述他们民族的历史直至消亡时才更多了一份抗争的悲壮与无奈,多了一份悠远的悲悯,多了一份彻骨的文化之殇。独特的民族文化渐渐消亡,或被汉文化同化,那珍贵的宝藏渐渐流逝着,我们却无可奈何,这一曲民族文化的挽歌唱出多少辛酸无奈与悲凉啊。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范文二

  说不清为什么,一拿起这本书,看到“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看老了。”我就想起了《百年孤独》,在我的潜意识中,《百年孤独》就象是一个老人坐在那儿絮叨叨的讲故事。没想到这个鲜明的意象居然是出现在这里。我当即就拿出了纸和笔,象读《百年孤独》一样做提纲笔记。这样直觉的开始真的有点好笑。 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又开始庆幸我的先见之明。小说通过家族女主人絮絮叨叨的回忆叙述,展开了一个生存于额尔古纳河右岸,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的游牧部落最近一一百年来的悲欢离合。他们聚族而居,不断迁徙,住在能看得见星星的“希楞柱”里,打猎捕鱼,吃生肉过着一种和我们截然不同的生活。书里新奇的人名和称谓、美丽神秘的大森林、多舛的人物命运、不可思议的灵异事件都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舍不得一下子把它读完。

上一篇:额尔古纳河右岸答案下一篇:额尔古纳河右岸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