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论书诗的艺术审美(2)

2018-07-20杜甫

一、追求艺术的复古,崇尚现实主义和古典主义

  作于大历元年春以后的《李潮八分小篆歌》,当是体现杜甫艺术审美观的代表作品之一:

  苍领乌迹既茫昧,字体变化如浮云。

  陈仓石鼓又己讹,大小二篆生八分。

  秦有李斯汉蔡岂,中间作者绝不闻。

  峰山之碑野火梵,枣木传刻肥失真。

  苦县光和尚骨立,书贵瘦硬方通神。

  惜我李蔡不复得,吾甥手潮下笔亲。

  尚书韩择末,骑曹蔡有邻。

  开元已来数八分,潮也奄有二子成三人。

  况潮小篆逼秦相,快剑长戟森相向。

  八分一字直百全,蛟龙盘拿肉屈强。

  吴郡张斯夸草书,草书非古空雄壮。

  岂如吾甥不流宕,永相中郎丈人行。

  巴东逢李潮,逾月求我歌。

  我今衰老才力薄,潮呼潮乎奈法何。

  杜甫在诗中极力赞颂和推崇李潮八分书,小篆书能直追秦汉,把李潮与前代李斯、蔡邕二位大家相并提,并用当时的八分书大家韩择木、蔡有邻来作陪宾。其中虽不能排除有答外甥李潮“求我歌”而作此歌诗的需要之因,但其真正的目的也是明显的,即推崇篆、八分。这是一种“复古”的倾向和主张。很明显,杜甫诗中对自苍领以来汉字历程的几度演变中的历代书家独钟李、蔡二位极擅小篆、八分书者,而对其他书家“绝不闻”,其原因已表达得相当直接,即当是书法观念这一根本性问题――小篆、八分乃秦、汉两代书体之正宗,与之相比,其间其后相继出现的章草、今草乃至盛唐突现的狂草,在老杜眼里虽然流宕雄壮,但已非正宗。因此,杜甫在诗中豪迈地提出“书贵瘦硬方通神”这一崇尚现实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审美尺度。

上一篇:杜甫《登高》与蜀地重阳习俗下一篇:杜甫诗歌“诗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