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诗史”性(3)

2018-07-20杜甫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长安危急,皇帝携贵妃、大臣,向四川仓惶避窜。这时诗人回奉先携妻儿向白水避难。是年八月,诗人只身北上灵武去投奔新即位的肃宗李亨,以期报效朝廷。但诗人刚启程,就被叛军俘获,押送至沦陷的京师长安,一直在这里被囚困了八个多月。“中宵焚九庙,银汉为之红。”长安在燃烧; “是时嫔妃戮,连为粪土丛。”长安在流血;“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人民惨死,敌人在狂欢。诗人亲眼目睹了京师沦陷后的惨状、敌人烧杀抢掠的暴行,亲身体验了国破家亡的哀痛。

  至德二年肃宗迁驻凤翔,五月诗人为了报效国家,冒死从沦陷的长安,投奔肃宗的抗战政府,“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涕泪受拾遗,流离主恩厚”,接任左拾遗后,决心忠于职守,促进中兴大业的完成。他积极推荐人才,使“识度清远”的岑参能够为朝廷所用。为救宰相房 罢相,他仗义执言,触怒了肃宗,多亏张镐营救,才免于刑狱,但为肃宗墨制放还 州,变相贬斥了他。如此等等,充分表现他忠公谋国的优良品质。

  仕途的艰辛,生活的磨难考验了诗人;社会的动乱,民生的多艰,教育了诗人。杜甫拿起了现实主义的诗笔,把“安史之乱”前后自己的亲身经历、内心的感受、对时局的看法等都写入了他诗章。诸如《咏怀五百字》《北征》《羌村》《三吏》《三别》《悲陈陶》《述怀》《丽人行》《兵车行》等。在这些闪烁着现实主义光芒的诗篇

  里,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重大事件和社会矛盾。诗人对安史叛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愤笔声讨;对酿成“安史之乱”的最高统治者进行无情的揭露,谴责他们种种祸国殃民的罪行。笔锋所向,上至皇帝,下至后妃、贵戚、奸相、宦官、将帅,乃至贪官、暴吏,等等。正是这些“掌握有权柄,衣马自轻肥”,“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攀龙附凤势莫挡,天下尽化为侯王”的奸佞小人们,专横跋扈,趋炎附势,把一个好端端的国家搞得破败不堪。诗人亲眼看到了统治者的奢侈无度,亲身经历了幼子“无食致夭折”的巨大悲痛,因此他更加理解人民的痛苦,更加同情人民的不幸遭遇。诗人也自觉或不自觉地触及到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问题:“彤庭所分帛,本处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子实不得吃,货讪送王畿。尽添军旅用,迫此公家威”,“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道破当时社会阶级对立的本质特征。残酷的压榨,使农民濒临绝境,对此诗人赋予极大的同情:“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上一篇:杜甫论书诗的艺术审美下一篇:诗史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