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情感揣摩
老师:可是 ,天河何处?齐
学生齐问:天河何处?
老师:再问。
学生齐问:天河何处?
老师:是啊,天河何处?不仅我想知道,同学们想知道,还有谁也想知道?
学生:诗人郭沫若
学生:鲛人
老师:有同学说“鲛人”,谁?有请——你知道什么是“鲛人”吗?
学生:生长在水里的神人。
老师:可是,现在鲛人在哪里?
学生:在岸边。
老师:所以,鲛人为什么问“天河河处”?
学生:因为它想家了。
老师:为什么想家?在家的生活该是如何?
学生: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老师:那么,诗人又为什么问呢?我们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就知道了。
(老师读)《静夜》选自诗人第二部诗集《星空》。《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其间诗人于1921年4月和次年暑期两度回国。面对当时中国“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诗人不禁发问:(学生读) 天河河处?
老师:结合背景,大家想一想,当诗人郭沫若问天河河处时,心情如何?请同学们在纸上至少写三个词来形容一下。
(学生写)
学生答案罗列:思乡、无奈、气愤、痛苦、哀伤、惆怅、迷茫、失望、渴望……
老师点拨:结合静夜的氛围,你觉得用哪些词语好?
学生A:如果真的很痛苦,他可能就号啕大哭了。
学生B:气愤也很可能破坏夜的宁静,而不是简单的“对月流珠”。
老师总结:是啊,淡淡的思乡、些许的无奈、十分的哀伤和惆怅、满怀的迷茫、隐隐的失望,可是纵使心中藏着一个重洋,流出来的也只能是两行清泪……可见,“对月流珠”除了鲛人,还有谁?
学生:诗人。
老师:就让我们走进诗人的内心,带着诗人的情绪,再次齐读小诗。
学生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