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物学的地方就有谈家桢励志人物故事

2018-10-05故事

  青年谈家桢有一个“怪癖”,为了喂养实验室里的鸟儿,这个燕京大学生物系研究生,总是半夜两三点钟起来抓虫子。

  这个“怪癖”,给他的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以至于在谈家桢的毕业纪念册上,有人悄然写下了一句话:“中国的摩尔根[注:托马斯·亨特·摩尔根(ThomasHuntMorgan,1866~1945),美国遗传学家,现代实验生物学奠基人]这本是一句玩笑话,却在不久后成为事实。因为一篇生物学的优秀论文,谈家桢进入了美国摩尔根实验室继续深造,并在3年后拿到博士后学位,成为这个领域第一个拿到最高学位的中国人。

  在他1937年学成归国前,导师摩尔根对这个学有所成的中国弟子说:“我很高兴地看到,有一个年轻的中国人超过了我。但我还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超过我,也能够超过你。”

  不过,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炮火之中。谈家桢所任教的浙江大学生物系,一路颠沛流离,内迁至贵州湄潭的唐家祠堂中。

  在这个破旧的祠堂里,这个长相英俊、为人和气、说得一口流利英语的年轻教授,开始了他对中国近代生物学的奠基工作。在宁静的夜晚,昏黄的煤油灯下,他和学生们使用着最为简陋的显微镜,进行着果蝇和瓢虫的染色体观察研究。

  在这一时期里,谈家桢培养了数十名研究生,他们当中的多数人,后来都成为中国生物学和遗传学领域的领军人物。有后人曾感慨:“唐家祠堂半夜里的一缕微弱灯光,岂不象征着使中国避免在科技领域中出现断层的一点火种?”

  在后世许多弟子的回忆文章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在谈先生的办公室书橱里,除了摆放着满满当当的书以外,最多的就是他和弟子们的合影。对学生们来说,他的悉心启发、真切鼓励和倾力扶持,是一生都难以忘却的记忆。

上一篇:陈道明的各色励志人物故事下一篇:马未都的两脚励志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