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和胡适(2)

2018-07-17季羡林

  拓展:

  走近名家季羡林

  【人物点击】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曾用名齐奘,1911年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改临清市)的官庄。1935年季羡林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季羡林认为,在他一生六十多年的学术研究过程中,德国十年是至关重要的十年,他学术研究的发轫不是在清华大学,而是在德国哥廷根大学。1946年季羡林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北大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2006年,季羡林先生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09年7月11日季羡林在北京301医院因突发心脏病病逝。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享誉中外、德高望重,是名副其实的学术巨擘、国学大师,被誉为“国宝”。

  【经典素材一】

  季老说自己喜欢的人是这样的:质朴,淳厚,诚恳,平易;骨头硬,心肠软;怀真情,讲真话;不阿谀奉承,不背后议论;不人前一面,人后一面;无哗众取宠之意,有实事求是之心;不是丝毫不考虑个人利益,而是多为别人考虑;关键是一个“真”字,是性情中人。

  “真情、真实、真切”是季先生的处世原则,在一生对国学的探究中,季老秉承“唯有真情相待,方能坦诚相见;唯有真实为事,方能有为当世;唯有真切处世,方能心阔坦荡”的三真原则,由“三真”所引申出来的是季老那博大的胸怀和深厚的爱国情怀。

  分析点拨: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由季老的“三真”处世原则我们可以看出他高尚的品格,我们不由得感叹:这样的国学大师,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呢?他的人格和处世原则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适用话题:人格 精神 处世原则

  【经典素材二】

  有一天,一位年轻护士说起某报正在连载季先生的著作《留德十年》,表示很爱看。季羡林先生马上叫人去买,他说:“书是给人看的,哪怕有几句话对年轻人有用了,也值得。”这一来事情轰动了全医院,大家都来伸手,还索要签名本。“都给。”“买去。”季先生发话说:“钱是有价之宝,人家有收益是无价之宝。”最后,家人一趟一趟买了600本,季老自己也一笔一画地在600本书上签名。

  分析点拨:奉献让生命永恒。季先生虽然生病住院,但是仍然关注青年的成长,的确令人钦佩不已!抛却金钱这些身外之物,他重视的是中国的青年、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未来!

  适用话题:生命的价值 生命在于奉献 金钱观

  【经典素材三】

  1946年,季羡林回国后经陈寅恪推荐赴北京大学任教,被聘为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为了专心研究,他独自过了16年,才把家属接来。即使“文革”期间当门房时,他仍然暗自怀揣小纸片,翻译蜚声世界文坛的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的《罗摩衍那》。而他平生最艰巨的两部书,长达80万字的《蔗糖史》和长达数十万字的吐火罗文A方言(焉耆文)的《弥勒会见记剧本》的译释,都是在耄耋之年完成的。为了写《蔗糖史》,在长达两年的时间中,八十几岁的季老每天都要跑一趟图书馆,风雨无阻。“只要有一口气就得干活”,从入院第一天起,季先生就把办公室搬到医院来了。凡输液,必伸左手,留下右手写东西。滴水穿石,一部《病榻杂忆》就这样渐渐写出来了。

  分析点拨:勤奋造就了大师,让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回顾季先生的一生,我们发现勤奋始终伴随着他,即使在文革十年中他也能心无旁骛地专心治学。季先生的这种“只要有一口气就得干活”的精神值得我们后辈学习。其实世界上哪有什么天才,如果有,那也出自勤奋。

  适用话题:勤奋 成才

  【经典素材四】

  前些日子,外省有一位学者在某报撰文,指责季羡林先生“自封大师”云云。季先生闻说后如往日一般平静,说:“人家说得对,我本来就不是什么大师。只不过我运气好,好事都往我这儿流。”他说:“我就两条,爱国和勤奋。我总觉得自己不行,我是样样通,样样松。”见秘书李玉洁不服气,季先生就叫她端正态度,并说:“人家说得对的是鼓励,说得不对的是鞭策,都要感谢,都值得思考。即使是胡说八道,对人也有好处。就怕一边倒的意见,人就晕了。”

  分析点拨:宽人严己方是真君子。季先生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别人宽厚仁慈,对别人的意见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分析,并能够始终做到为我所用,这种“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宽广胸怀真是感人至深啊!

  适用话题:胸怀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上一篇:爱看闲书的季羡林下一篇:季羡林三辞“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