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改编常见方法(3)

2018-07-20剧本

  选择的基准,在于把握原作的精神。

  原作的精神一般分三个层面:

  原作的主题,这是作品的灵魂,不能随意篡改的。

  原作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这个是原作者用来体现主题的,抓准每个情节和人物各自的作用,自然容易取舍。

  最后是原作的基本风格。这个基本风格包括作者的创作风格或原著的自身基调,也可说成是基本色彩,原作的冷暖色系不能破坏,昂扬或压抑的基调要慎重调整。

  了解了作品的精神,就面临选择改编的方法了。

  改编的方法有如下几种:移植式、注释式、近似式、取材式、重写式。

  其中注释式是指改编原作的重点,或将原作以更好读解的方式重新结构。其他几个都是可以望文生义的名字了。我们常见的影片,近似式是最多的。移植就是几乎不变,嫁接。近似式最常见的是核心不动,而情节出现变化。比如82年的片子《毕业生》。这是典型的复原式三幕剧。

  我们只举一个场景做例子。我们发现这部作品利用类比技巧来推动故事情节。在原作者查尔斯·韦布笔下,男主人公班向伊琳承认自己和伊琳的母亲罗宾逊太太有不正当关系时,阳光和煦。而尼科尔斯这个墨镜男却使这个场面大雨倾盆,让班浑身湿透,披头散发,以此来强调班在招认后精神上受到的挫折。实际上,他在这姑娘眼里确也落到了这般田地。大雨还为伊琳提供了一个情报:她母亲也浑身湿透,可见曾和班约会过。这实际上是电影中的“修辞技巧”,是小说中“文笔”的影像表现方式。

  根据以往经验看,小说作者自己改编剧本,失败往往较多。为什么不成功呢?根本原因是无法跳出自己的窠臼。还有就是对语言娴熟,但对视觉技巧相对陌生。好比《毕业生》的例子,原作如果改编,基本那个场景还是阳光和煦。小说和剧本都是在讲故事,主要是表述方式不同,差别常见于——

  第一是组合问题,电影剧本要追求浓缩精炼,小说创作则繁复,有的还追求清淡。好比我相当喜欢的加拿大小说,那些作者都淡出个鸟来。

  第二是结构问题,电影剧本要求严谨紧凑,而小说往往是追求表达的细腻,或者自然的叙事。

  第三个是时空问题,这个也往往是最关键的一点。电影剧本压缩并且连贯,小说则相对空旷疏放。分场和分镜,跟小说的分章分节完全不同。

  第四是对白问题。电影剧本的对白要洗练自然,小说的纤秾典雅。我在网上看到有几本宫廷小说,华美之极,忍不住看了两遍,对白美不胜收,但是做剧本,就完全不能用。因为其中的关键在于,小说的对白是我们用眼睛在看的,是一个个规矩的字,而电影的对白,是演员要说的,直接灌到观众耳朵里的,是鲜活并且要明确的,所以很难藏拙了。把小说当积木,是改编者的共识。

  文学改编成影片的另一个问题是形式方面的,如果改编被认为是成功的,则肯定是转换的工作,它对原著的自然浑成,完全不损害是不可能的。而小说作者往往无法割舍。

上一篇:感人安全微电影剧本下一篇:文学剧本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