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老舍的骨气(3)

2018-07-20老舍

  此外,对那些极普通的人,如祁老人、常二爷、李四爷、小崔、孙七等,还有那些“特殊”的人,如尤桐芳、冠高弟等,只要他们还有爱国之情,还有点中国人的良心,还有那么一些民族气节,尽管他们有种种不足,老舍也会为他们洒上一捧同情的泪,投以怜惜的目光。从这里,可见骨气在老舍那里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拥有多么高的价值。

二、老舍用他的一生诠释了骨气

  老舍在《八方风雨》前奏中谈到:“一个读书人最珍贵的东西是他的一点气节。”看重气节,是中国有骨气的知识分子的群体品格。那些有远见卓著识的文人,往往对世事保持清醒的认识,并能够审时度势,确定自己的生活信念,树立服务国家和实现人生价值二者和谐统一的目标。老舍时常以历史上坚守气节的典范激励自己与他人,并赋予气节以崭新的时代内容。抗战中,贫穷、疾病一齐向老舍袭来,生命随时有死亡的可能。但他说:“反正不能因为穷困死亡而失了气节当抗战胜利之日,他总结道:“在过去的八年中,我们把死看成生,把侵略者与威胁利诱都看成仇敌,就是为了那一点气节。”抗战八年中,他用自己的笔,用自己的汗水,用自己对民族的无尽忠贞,展示了自己的民族骨气。老舍的崇尚风骨是他个人人格的袒露,也是民族精神的写照。

  老舍,作为一个有骨气的人,他的人格力量吸引了许多人,这种人格力量的重要方面就是温和。老舍特别厚爱亲情、友情。老舍对亲人、朋友和一般的人、事都是温情有加的。待亲人、待朋友,其感情之真挚,心地之坦诚,往往动人心弦。在与自我经历有关的小说《正红旗下》以及散文《我的母亲》《宗月大师》《小型的复活》《想北平》《抬头见喜》《自传难写》等作品中,老舍常常用看似不太经意、其实是饱蘸浓情的笔调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感激、怀念之心,就如深潭静水,看似波澜不惊,实际丰厚深沉。在现代作家中,以这样诸多笔墨写自己母亲的实不多见。老舍对友情的珍视也是令人感动的,正因为老舍对朋友的一往情深,在朋友中才流传着他的许多真心待朋友的佳话。主持“文协”工作时,老舍没有固定薪俸,全靠卖文苦撑生活,但就在这种情况下,他还经常把自己的被毯、衣物送穷朋友以救急。在社会交往方面,老舍显得特别谦和温厚。“他在主持‘文协’工作时,老舍面对的困难非一般人能想象:经费无着,居所无定,不少文化人无果腹之食,无栖身之地;加上人员来自天南海北,秉性不同,个性有异,要做好‘文协’工作确实困难重重。但就在这种情况下,老舍把那么多文化人团结成一个强有力的集体,为抗战做出了那么大地贡献。”当然,这

上一篇:《我了解的老舍先生》教学反思下一篇:老舍与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