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论李清照的思想与性格(4)

2018-07-20李清照

  清照的志向壮则壮矣,雄心大则大矣。但,要使它如上述著名人物那样,成为现实,在当时的时代和环境中,还没有这种可能。而比较现实的,却是在文化事业上,她可以酬其志,遂其愿。

  清照虽出身于上层士大夫家庭,但并不甘心于庸庸碌碌地虚度自己的年华,而是要求自己在事业上有所作为,有所成就。按她的家庭环境和条件,她完全可以过上层社会的那种豪华奢侈的生活,自己无需动脑动手,耗费心力。但这既非她之所好,更非她之所求,而是“竭其俸入以事铅椠”,并“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甚至,有时“见古今名人书画,三代奇器”,不惜“脱衣市易”。“每获一书,即同共校勘,整集@⑵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她不是以这种生活为苦,而是以此为乐,认为“乐在声色狗马之上”,“自谓葛天氏之民”。她所以要这样做,是为了实现其收集、整理和研究祖国文化遗产的远大志向。或者如她所说,是为了实现“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金石录后序》)。直至晚年,在流亡生活中,几乎所有东西都丢光,唯独珍藏着许多古器书画,它们“与身俱存亡”。并且一夕被盗,使她“悲恸不已,立重赏收赎”。不仅如此,似乎在自己爱好的一切领域,她都要求自己有所建树。即使是游戏之类的小道,她也要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使千万世后,知命辞打马始自易安居士也。”(《打马图经序》)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里,这样的志向,这样的理想,不能不说是异乎寻常。

  从《乌江》一诗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来看,清照崇尚气节,认为“人杰”应该具有高尚的气节。以人杰自诩的清照,其高尚气节主要表现在民族问题上。她热爱祖国,对危害祖国的人和事,表现出深恶痛绝的感情。

上一篇:论李清照词的抒情艺术下一篇:《醉花阴》 李清照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