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肥皂》鉴赏(4)

2018-07-20鲁迅

  小说结束之处,四铭太太还是用起了肥皂。先生旁批:

  这反映了四太太微妙的心态,赌气之余,还是要积极修饰自己,以增加竞争力也。“妇者服也”结果还是服从了丈夫的意愿。

  应该说前面两句所析还是很中肯切题的。但竟又与“妇者服也”扯上了关系,用肥皂是服从了丈夫的意愿。难道不用肥皂倒是遵从了她自己内心的意愿么?总评中,先生确实这么说的:但是到第二天,她一大早起来就用肥皂来擦脖子,可见最终还是妥协了接着说:毕竟是长期在这个旧家庭中生活,处于随声附和的地位的人,不可能有很强的反抗意识。

  史志谨先生则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四铭太太既不满于自己成为孝女“替身”的可悲境况,却又不得不屈服于夫权之下,最后,肥皂还是被录用了,四铭昨晚还是孤苦伶仃的“无告之民”,今天却从“大螃蟹”似的肥皂泡沫中看到了自己的胜利。

  这是对吴中杰先生旁批“服从了丈夫的意愿”的解释说明,并且同时还在与四铭在肥皂泡中看的胜利的对比中来突出强调了四铭太太的妥协和服从。接着,史志谨先生还对“妇者服也”作了发挥,引出了“终生活财产”的概念,并由之上升得出这样地结论:肥皂被录用乃是必然的结局,这就是作品耐人寻味的尾声,这个封建家庭内部关系即使再微妙复杂,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也仍然是它的最高准则。

  这是不是发挥得有点太过呢?我也相信肥皂被录用乃是必然的结局,这个耐人寻味的尾声无非说明风波归于平静,日子还得继续,生活如此琐碎平淡,但并不失其趣。

  然而按照这两位先生的看法,肥皂是不该被录用的。四铭太太应该态度坚决的抵抗到底。就如同他们称赞过的“爱姑”的大无畏的反抗精神一样。这简直荒谬绝伦!在此我要说我对爱姑这个形象至始至终没有一点好感。我真不知道这个愚笨粗鲁没有脑子的女人到底想干什么。这将在下一篇对《离婚》的论述中再详细谈及。相反,在我看来,四铭太太倒是充满了生活的智慧的。当她说:“我不配,我不要,我也不要沾那孝女的光”的时候,你果真以为她就不要这肥皂了么?尽管她真的将肥皂弃之于方桌之上,这只是她在耍脾气,向四铭表示愤怒和示威而已。试想一下,那她为什么不把肥皂扔到大街上去,丢进垃圾桶里去呢?更别说谁果然听了她的话把肥皂拿了去给孝女洗了,那样的话,这个人就死得冤枉了。另外,她偶尔事出有因的对丈夫吼一吼,凶一凶,耍耍脾气,使使性子是可以的,但真有什么人去挑唆她反对她的丈夫,说,喏,你怎么能无觉于自己处在封建夫权的压迫之下的悲惨境地呢?你应该站出来反抗他。她一定把这个人当神经病看,并且说,啊,这个可怜的人,一定是脑子坏掉了,可我哪来闲工夫听他的疯话呢?

  或者你竟要劝她与丈夫离婚或离家出走,以示态度的坚决,那么,对不起,你只好被她怒不可遏的用扫帚打出来。并且诅咒你这个缺德鬼会生个儿子没屁眼。

  再说四铭与街上的光棍及何道统之间的矛盾。这也是个有趣的问题,表面看来,四铭与他们是对立的:四铭为孝女的德行感动,对她心生崇敬和尊重,欲意将之作为忠孝之典型予以表彰,奉为世人学习的楷模。而这两个光棍则对孝女满是淫邪之念,对她进行肆无忌惮的打趣和调戏。当四铭向何道统提议要表彰孝女时,何道统一开始却因孝女不会做诗引为遗憾而否定了四铭的提议。这里何道统的心理是很容易明了的,那就是满脑子妓女与士人诗酒酬唱的风流韵事,并对之很憧憬。等到四铭再把那光棍们调戏孝女的极富刺激性的话“咯吱咯吱洗一洗”说出来时,道统的兴奋点立刻就被刺激起来了,他重复着“咯吱咯吱,嘻嘻”并且发出响亮的笑声,还打趣四铭:你买,哈哈哈………

  四铭则对他报以“愤怒”的斥责,其实,换一种眼光看,即,摒却了他们的社会角色,而只是以一种客观的纯生物的存在来看待他们,则他们更多的表现为矛盾的同一性,即,他们都是男人!都是生理正常健康的成年男子,都受到十八九岁女乞丐的性诱惑。这种诱惑产生于他们自身的需要,而不是女乞丐真的对他们施以诱惑之技。只不过两个光棍对女乞丐的性欲望显得直接而表层,四铭虽则同样有对女乞丐的淫念,然而却被压抑至潜意识领域。何道统听了四铭的转述的那句令人悬想的话,直接进入了意淫的狂想。他不断的重复,咯吱咯吱,洗一洗,哈哈……。

  其实,四铭与光棍与何道统在对待女乞丐的事件上,除了都对她有邪念以外,还有一个共同点:面对女乞丐的乞讨,他们都不曾施舍半个铜板。这当然不是出于偶然,而是作者有意识的安排,以说明他们实实在在就是同一类人。

  对于《肥皂》这篇小说,我并不反对其中有讽刺,批判与揭露,或者甚至说作者正是怀了这样的目的——针对复古主义逆流而作的有力回击来创作这篇小说的。但作品一经生成,就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自身的生命力,可以从多种角度去解读,不同读者对同一篇小说会有不同的阅读感受,随着具体时代环境的变化,读者对小说感受的侧重点毫无疑问也会有所变化。我并不反对从讽刺性,批判性和揭露性上去解读这篇小说,但我以为不能太过,动则上纲上线,做一些看来十分可笑的发挥,并且还经几代人不变的结论先行,以同一种观点来诠释小说,以同一种视角来解读文本,并且进一步将这种观点推向极左化。我想这是需要改变的。

上一篇:什么是鲁迅?例谈《社戏》片断教学下一篇:自嘲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