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鲁迅笔下农民的形象(5)

2018-07-21鲁迅

  在《风波》中,,描写了以张勋复辟为背景,在江南某水乡所引起的一场关于辫子的风波, 七斤是《风波》中的主要人物,他的辫子在进城时被人剪掉了,因此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七斤没有头脑,不加分析的相信赵七爷的谎话,被赵七爷弄得神志恍惚。村里的人都躲着他,甚至有的幸灾乐祸。人们的思想都被愚昧所蒙蔽;九斤老太的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不是简单的写她不满的情绪,而是要揭示出陈旧腐朽的保守观念,一种愚昧麻木的国民精神。从中也能看出农民的狭隘性。作者把这种思想意识“一代不如一代”的论调折射到九斤老太的身上,表现了对这些群体的一种讽刺。 ­

  “以小见大,展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封闭,愚昧,保守的沉重氛围,帝制余孽还在向农民肆虐,农民还处于封建势力和封建思想的统治和控制之下,揭示了缺乏精神信仰的追求而陷于自私,苟活,麻木,冷漠,盲从状态的国民性的弱点.说明辛亥革命并没有给封建统治下的中国农村带来真正的变革,今后的社会革命,若不能唤醒民众,是难以成功的。”[4]小说《药》中华老栓把人血馒头当药,而华小栓吃的人血馒头中的血正是反清民主革命者夏瑜的鲜血。革命者为人民而奋斗,牺牲,但人民群众并不理解,反把他的血当药吃。群众的愚昧麻木令人扼腕,革命者又是死得多么寂寞、冷清。民众觉悟何等之低,由此可见改变国民精神是何等的重要! ­

  由国民的愚昧麻木不难看出沉滞落后,似一潭死水的封建社会,确实到了应予改朝换代的时候了。而作品所融进的改良社会、进行民主革命的思想于此得到了很好的表现。要推翻封建社会,首先要启发群众的觉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同时,更期望人民群众觉醒起来而争取做人的资格。作者暴露和解剖民族的病态的心理,揭示封建思想对人民群众的精神奴役和毒害,就是把改革国民劣根性摆在国人面前,发人自省,催人自新。农民的思想意识已经到了必须疗救的地步,农民的愚昧麻木的国民精神成为第一要改变的要著。 ­

上一篇:浅谈鲁迅笔下的看客系统下一篇:浅谈鲁迅与赵树理农民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