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木兰形象的跨文化书写(12)

2018-07-17木兰诗

  本文以迪斯尼动画片Mulan为重心,关注跨文化语境下经典题材的改写问题。论文没有仅仅停留于对历史资料的爬梳,更无意仓促做出结论。木兰形象的重写历史久远,而在全球化时代更为迫切的现实语境之中,这只是一个前途艰辛却充满可能性的开始。参考文献:

  [1][美]汤亭亭著。李剑波,陆承泽译。张子清校译。女勇士。桂林:漓江出版社,1976。

  [2]张子清。美国华裔文学(总序)。

  [3]卫景宜。西方语境的中国叙事。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12—15。

  [4]Labi Nadya。Girl power。Time。1998—06—29。

  [5]夏小燕。成功化妆的战斗者――评花木兰及动画电影《花木兰》。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0,(3)。

  [6]邹琰。欧洲文学中的贞德。淮阴师范大学学报,2003,(3)。

  [7]何成州。女权主义的发展:从易卜生到萧伯纳。外国文学研究,1997,(2)。

  [8]忠孝勇烈奇女传古本小说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9][明]徐渭。徐渭集(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198—220。

  [10][宋]郭茂倩辑。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9。373。375。

  [11]王永宽。花木兰艺术形象的产生和发展。文科教学,1984,(6)。

上一篇:论《木兰诗》主题思想的多重性和深刻性下一篇:略论《木兰辞》留下的想象空间